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快遞包裝、外賣包裝被大量使用,隨之而來的廢棄物污染問題日漸嚴峻。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建議,儘快完善法規標準,大力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行動。
據國家郵政局測算,2017年“雙11”期間産生超過15億件包裹。如果按業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的通常標准保守計算,15億件快遞至少産生超過30萬噸垃圾。儘管一些電商物流企業“雙11”前推出共用快遞盒、迴圈包裝袋等,但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
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401億件,同比增長28%,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在快遞垃圾尚未建立起全面回收系統的情況下,過度包裝、包裝的迴圈利用率低下、快遞垃圾氾濫、資源損耗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將越發凸顯。
張近東介紹,針對快遞業綠色包裝及垃圾回收,國家陸續出臺了一些指導性文件,如近期出臺的《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但在具體操作層面,很多環節仍然存在空白,同時,很多條例和規章亟需更新。以快遞廢棄物回收為例,除對快遞運單的保管、存放與回收(銷毀)有明確規定外,針對快遞包裝的其他部分只能參照2008年頒布的《包裝與包裝廢棄物》標準,由企業自行處理。十年前的規章已經滯後,需要有針對性地重新制定。
鋻於此,張近東建議,儘快完善快遞業綠色包裝的相關標準及法律法規,提高實用性和操作性;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和激勵機制,鼓勵企業自主探索各類綠色化解決方案;加強國民綠色意識,大力倡導綠色化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環保共識和覺悟。
張近東表示,首先要儘快完善快遞業綠色包裝的相關標準和配套法規,提高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應儘快制定快遞業綠色包裝和過度包裝國家標準,明確快遞業綠色包裝使用率和回收率標準;制定快遞運輸環節服務標準,明確流通環節快遞包裝的損毀率,提高二次使用率;構建快遞業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明確安全性、環保性、可靠性、可追溯性等要求及技術標準;建立非環保包裝的退出機制,逐步實現快遞包裝全面綠色化。
他説,快遞業綠色包裝是一項系統工程,從綠色迴圈産品的使用,到包裝回收體系的建立,以及快遞包裝耗材的減量化,都需要明確的標準。要從國家標準、行業規範、政策支援到落地法規,形成更為完善的機制,獎懲措施到位,可操作性強,減少直至杜絕不環保包裝,讓綠色包裝推廣有法可依。
其次,張近東建議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和激勵機制,鼓勵企業自主探索各類創新型綠色化解決方案,大力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探索豐富多樣的可實踐的綠色包裝解決方案。可有針對性地採取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行政協調、榮譽助推、信用獎懲等多方面手段,多措並舉、綜合施治。鼓勵商家以及快遞企業採用綠色包裝,對使用綠色包裝並能推動綠色包裝普及的企業給予政策及財政支援;鼓勵包裝製品迴圈使用,對迴圈使用包裝製品的商家及快遞企業給予激勵;建立快遞包裝分類及回收激勵機制,鼓勵商家、消費者及快遞企業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
張近東表示,要設立政府和企業聯動小組,由政府主導,龍頭企業牽頭,建立綠色産業聯盟。聯合從包裝生産到使用到回收的各個環節的企業,設立綠色産業聯盟,專項推進綠色包裝行動。
此外,張近東建議加強國民綠色意識,大力倡導綠色化生活方式,提升全民環保共識。在全社會宣傳和樹立綠色生活理念,人人擔負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和責任。從政府到企業,加大綠色包裝的宣導,通過激勵機制,鼓勵用戶參與包裝回收及綠色包裝的使用,不斷提升綠色意識。
他建議正面傳播的同時,輔以市場手段加速推進,一個可借鑒的示例是超市有償環保塑膠袋的推出。“收費只是手段,消費者可以選擇買或者不買,目的是不斷強化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同樣,可以嘗試面向快遞市場全面推廣有償綠色包裝,確定好定價機制,一方面可促進綠色包裝的迴圈使用,減少廢棄物的産生,更關鍵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加速促進社會環保意識的樹立。”張近東説。
(責任編輯:暢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