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最新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報價6.3114,下調188個基點。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自4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28關口,到6.2764,人民幣開始由升值轉為貶值,持續一個星期中間價變到6.3114。
就人民幣貶值,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正在考慮使用人民幣貶值來應對當前與美國的貿易爭端。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貶值主要是因為美元升值帶來的,“直接原因是美元貶值的態勢有所減緩,跟中美貿易摩擦沒有必然關係”。
外匯影響貿易有滯後性
譚雅玲提到,人民幣貶值確實能一定程度的推動貿易發展,但這個影響存在明顯的滯後性,“不是説匯率走勢出現了,貿易數據立馬會發生變化”。
譚雅玲以2016-2017的匯率變化趨勢和貿易走勢為例來説明,“2016年底人民幣貶值比較明顯,但貿易恢復明顯的階段卻不是在2016年底”,譚雅玲分析稱,匯率對貿易的影響,至少要滯後2-3個月。
回到匯率變化與近期的中美貿易摩擦上,譚雅玲認為,貿易摩擦目前還沒有定論,現在就把匯率變動與貿易摩擦直接掛鉤還為時過早。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亞洲經濟預測”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也都強調,中美貿易摩擦還沒有最後的定論,“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隨著雙方談判、溝通的進行,兩個月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 圖片來源: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直播截屏
此外,譚雅玲強調,“人民幣的升值與貶值受制于美元,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長期看,人民幣匯率將呈現穩中趨升的走勢”。
更多的是情緒性反應
分析人士認為,美元走勢影響了人民幣匯率波動,與其建議中國採取“人民幣貶值”的策略,更應該防範美國以匯率手段針對中國。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表示,美國非常擅長使用匯率政策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美國匯率政策主要有兩種實施路徑,分別是弱勢美元戰略和強勢美元戰略,前者主要針對貿易領域,後者主要針對金融領域。”
譚雅玲分析稱,目前的市場變化,“更多對中美貿易摩擦恐慌的情緒性反應”。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則進一步表示,市場的情緒指標在快速下跌,“從歷史看來,市場情緒指標下跌極端程度還未達到至少可以産生一個安全的可交易反彈。這樣的情況表明,市場仍在弱弱地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因此,我們仍然不會試圖去接飛刀,或者被技術反彈而引誘,直到一切充分演繹,水落石出。”
“或許美元將堅守升值趨勢,以維持投資信心和經濟信心,以利於國際競爭與協調,進而預計美元升值態勢將維持,或有上升91點的可能,這也是美元再貶值必要的技術鋪墊與應對”,譚雅玲認為,不排除美國通過影響匯率變動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畢竟,在國際貿易中,以美元計價結算的比重要遠遠高於其他貨幣。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