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本屆年會制定了一個頗有深意的主題:“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4月10日的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中方預計將宣佈一系列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
4月8日,在美國“貿易戰”的陰雲籠罩之下,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濱海小鎮博鰲拉開了序幕。作為中國今年四大主場外交的首場活動,本屆博鰲亞洲論壇成為國際社會探尋中國經濟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共吸引了1700名記者,創下年會的最高紀錄。
往年,年會第一天以預熱為主,主要是介紹接下來的重點議程。但今年有所不同,第一天就安排了四場中外學者見面會。每一場都被中外記者擠得水泄不通,互動時間均超過預定安排。大家不斷追問的問題就是,中美貿易摩擦將走向何方?
這樣的憂慮是值得理解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去年,全球的GDP、貿易、投資和製造業好不容易從長期低迷的泥潭裏拔出來,在這個時間點上中美發生貿易摩擦會給全球經濟預期帶來傷害。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6%,全球貿易增速也為3.6%,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約1.8萬億美元,全球製造業PMI增長約3.1%。
這絕非僅是中國學者的看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東亞項目主任肯特·凱爾德(Kent Calder)指出,當前的中美貿易從金額和影響範圍來看都大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日貿易,這使得中美貿易風險會對全球經濟帶來更大風險,涉及到的賭注也更高。“整個金融市場,尤其是在今後兩三個月中,會非常關注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
當天,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中國是否會動用金融手段回擊美國?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認為,一旦中國拋售持有的1.2萬億美元國債,對美元和投資者都將産生巨大影響。“這種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是可能性很小。”他建議,在處理對美爭端時,最好在金融和貿易間建一道防火牆,不然的話,風險可能會不斷蔓延,讓事情更加難以處理。
事情也許還沒有那麼糟。凱爾德認為,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形勢下,未來一兩個月會是密集談判期。“雖然存在貿易戰的風險,但是這些稅的徵收要在5月下半月才發生。在那之前的6周我預計會發生非常密集的談判。”
張宇燕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現在距離政策落地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空間還是有的,甚至可能就在兩個月快到的最後那幾天,美國政府會趨於理性。”
針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本屆年會制定了一個頗有深意的主題:“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4月10日的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中方預計將宣佈一系列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
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預計將成為一場重量級的國際論壇。據外交部長王毅4月3日介紹,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蒙古總理呼日勒蘇赫、荷蘭首相呂特、巴基斯坦總理阿巴西、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等將出席本屆年會。
美國要圍堵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
對於美國對華挑起貿易爭端的核心,張燕生指出,特朗普是要對“中國製造2025”亮劍,以實現“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的目的,阻止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但實際上這非常不公平,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傷害。”
張燕生説,過去四十年,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但大而不強,這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最重要的使命是完成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我們的製造業轉型從代工開始,智慧財産權、品牌、渠道都不是自己的。為了發展市場經濟,我們寧可做小經濟體模式代工。那麼,現在是不是應該從代工轉向自主的智慧財産權、自主的品牌、自主的行銷渠道?”
張燕生解釋道,中國希望通過“中國製造2025”從模倣走向創新,從過去四十年高速增長轉向未來四十年的高品質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像孩子一樣,在不同的階段有他的計劃,使自己能夠走向綠色、共用、包容和創新。美國應該尊重中國的發展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也認為,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實際上反映出了美國的焦慮,既有對中國崛起的焦慮,也有對美元的焦慮,也有對石油的焦慮,也有對金融市場的焦慮,也有對高科技的焦慮等。
至於中國手裏還有什麼牌?張燕生認為,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日貿易摩擦相比,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非常不一樣,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自身的結構是非常多樣性的,有很大的迴旋餘地。“中國就像一個世界,因此,當前對中國的直接影響是不大的。”
在吳曉求看來,貿易戰遏制不了中國的發展,基於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進行協商和談判才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辦法。如果貿易戰真的發展下去,他認為,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要小于美國資本市場。“總的看來,我們還是要從國家整體的利益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至於美國説的要縮減1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張燕生認為,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已經買到了進口是整個國內消費的85%,要再增加進口,會對美國兩百萬農民有利,但會傷害到中國四五億農民。
張燕生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講,還要從美國和中國的長遠利益考慮雙方貿易順差的問題。隨著中國原産地的不斷多元化——中國將是全球投資、全球生産、全球出口、全球物流、全球服務,中國的出口慢慢就會變成全球分佈了,中國的順差會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持續減少。
新興經濟體增速大幅提升
4月8日發佈的《博鰲亞洲論壇新興經濟體發展2018年度報告》指出,在過去數年極度寬鬆貨幣政策累積效應釋放的大背景下,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提速,新興11國(“E11”)的經濟也呈企穩回升之勢,增長速度更是大幅提升。
2017年E11的GDP增長率約為5.1%,比2016年提高0.5個百分點,繼續在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中處於領先地位,比世界經濟增速高1.4個百分點。E11是指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韓、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
其中,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2017年保持6.9%的中高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約1/3,並繼續扮演著最大貢獻者角色。
張宇燕指出,E11經濟增速大幅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需的大幅增長。在貨物貿易方面,2017 年上半年,E11貨物貿易總額大幅上漲, 較2016年同期增加12.7%,比同期世界貨物貿易增長率高4.1個百分點。在服務貿易方面,2017 年上半年,服務貿易總額較2016年同期增加7.6%,扭轉了2016年同期的下行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新興經濟體的內部合作取得諸多進展。2017年E11內部貿易佔E11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持續下降的勢頭得到抑制,並超過2015年的水準。IMF 數據顯示,2017 年上半年,E11內部貿易佔E11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較2016 年上升0.6個百分點至23.7%,較2016 年同期則上升0.7個百分點。
但是,E11在吸引外資方面遭遇挑戰。張宇燕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2017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總體下滑的背景下,E11恐怕也是要下降的。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投資趨勢監測》報告估算,2017 年全球FDI 流入額為1.518 萬億美元,較2016 年下降16%,這與2017年全球GDP和貿易增長的顯著改善形成了鮮明對比。
2017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4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繼續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但張宇燕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現在的氛圍提升了很多不確定性,可能對投資者的信心造成影響。
“(有些企業)原來想到中國來投資,但真要實施了一些貿易保護的措施,投資到中國後再出口可能就有一定難度,畢竟美國是一個較大的市場,所以會有影響。”至於影響會有多大,張宇燕認為,這要看美國政府是不是能最終回到理性的軌道上來。
展望未來,上述報告提出,特朗普稅制改革方案的實施將對國際直接投資産生重大影響。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測算,《減稅與就業法案》將導致美國跨國公司近2萬億美元的海外資本回流美國,直接導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存量的大幅減少。因此,該法案的實施將刺激在E11國家的美國資本回流,從而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就業等産生負面衝擊。
與此同時,該報告還指出,在實業資本流回美國的情況下,也可能加劇新興經濟體的資本外流壓力。美國的減稅措施還可能形成全球範圍的“稅務戰”,惡化新興經濟體經濟復蘇的外部環境。
“一帶一路”將成本屆年會重點議題
“多年來,全球化一度由發達國家主導,很多全球貿易的規則都更加有利於發達國家,不平衡的全球化情況應該加以糾正。”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説,“全球化應該是更加開放、更加平衡、更加均衡、更加普惠、更加共贏。”
2018年恰逢東道國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又是十九大召開、吹響改革再出發號角的第一年。周文重介紹道,圍繞“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的主題,本屆年會將設置“全球化與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改革再出發”四個板塊。
據介紹,年會將在“一帶一路”板塊下設置多場圓桌會議:在“成功案例”的圓桌會上,將邀請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部長以及中遠、中鐵建等公司的代表分享有關項目的經驗;在“能源資源”的圓桌會上,將邀請國家能源局以及能源資源公司的負責人探討如何使能源資源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新絲綢;在“人民幣的作用”圓桌會,將邀請金融界的人士探討“一帶一路”倡議與人民幣國際化相結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經濟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應對逆全球化的挑戰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法。與全球層面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瀕臨破産、逆全球化之風盛行不同,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呈現加速發展態勢,自由貿易區、經濟走廊等各种經濟一體化形式不斷涌現。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總額1.1萬億美元,增長14.8%。中國對相關國家累計直接投資已超過600億美元,涉及農業、製造業、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中國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已經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