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23日召開

  • 發佈時間:2016-03-23 09:1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23日將在海南三亞召開。分析認為,瀾湄合作機制將全面提升沿岸國家務實合作,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促進中國-東盟關係發展,為區域合作和地區一體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領導人23日將齊聚三亞舉行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此次會議將以“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為主題。各國領導人將確認合作目標、重點領域和優先方向,並探討下一步合作路線圖。會議將發表若干重要合作文件,涉及機制發展方向、産能合作、項目設計等。六國領導人將舉行瀾湄合作啟動儀式,共同參觀瀾湄國家合作展,中泰兩國領導人將作為會議共同主席共見記者。此外,李克強總理還將與五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表示,推進瀾湄合作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倡議的具體實踐,也是為促進次區域發展與繁榮提出的中國方案。湄公河國家發展前景廣闊,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的重要夥伴。瀾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六國睦鄰友好,促進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推動東盟共同體建設和區域一體化進程,幫助六國共同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

  瀾湄合作機制籌建工作目前順利推進,確定了“3+5”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為三大合作支柱,以互聯互通、産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為五個優先方向,目標是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作為新型次區域合作平臺,瀾湄合作具有共謀發展、合作務實、開放包容等突出特點。它由六個發展中國家組成,致力於打造南南合作新典範,將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積極貢獻。

  瀾湄六國雖然國情不同,但在工業化、基礎設施、産業結構升級、農業現代化等方面有共同的合作需求,具有互補優勢。瀾湄合作機制已有78個早期收穫項目。本次領導人會議上還將推出一批重大合作倡議與成果。

  湄公河國家多處於工業化初期,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中國在基建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鋼鐵、水泥、電力、交通、造船等方面擁有先進的工業裝備和充足産能,性價比高。中方可有針對性地與湄公河國家開展産能合作,幫助它們以更低成本和更快速度推進工業化進程,前景廣闊。

  分析指出,瀾湄合作的三大支柱與東盟共同體建設三大支柱完全契合,將有力推動東盟共同體建設,促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是中國-東盟合作的有益補充。這一合作機制將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等既有次區域合作機制相互促進,相互協調,並行發展,相輔相成。

  泰國法政大學比裏·帕儂榮國際學院教授楊保筠説,瀾湄機制如果落實得力,湄公河沿岸各國物流和經濟合作暢通帶來的實惠,也會輻射東南亞其他國家,從而對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關係發揮積極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