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供給側改革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多措並舉,克難攻堅,讓企業和百姓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春節剛過,這家工廠就開足馬力,24小時不停歇地生産了。而就在去年這個時候,因為成本上漲,訂單減少,他們還面臨著減産的窘境。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全國人大代表陳麗芬:增加的成本,大部分由國家出臺的許多優惠政策消化掉了。剩下的一部分就是企業自己降本節能,挖掘潛力,提質增效來消化。
全國人大代表陳麗芬長期關注製造業發展,去年,國家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她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兩會期間,她提交了關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建議,像她一樣,圍繞供給側改革提出的建議提案就有上百份,會上釋放的一些積極信號也讓他們非常振奮。
全國人大代表錢月寶:總書記他專門提到,要落實政策的最後一公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讓民營企業能夠有更大的政策獲得感。
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激活經濟新動能?兩會過後,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一些省市率先進行探索,在製造業大省江蘇,省人大召集人大代表和相關廳局,對企業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進行了重點督辦,砍去了近六成涉審仲介服務事項。
江蘇省人大財經委經濟綜合處處長韓澎:巧立名目,亂收費的,擅自提高收費標準的,應該予以減免沒有予以減免的,以及搭車收費。比如説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環保文件的這個評審費,以及其他的一些檢驗費檢測費,我們進行了堅決的取締。
隨後,江蘇還出臺了全國首個降低企業成本的地方性政策32條,為企業減負1070億,投入數千億高新産業補貼,助力製造業向中高端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陳麗芬:我覺得國家對實體經濟還是下了大力氣的,真的是花代價的,確實大大提振了我們做好企業,建設實體經濟的一個信心。
把握好“加法”和“減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不僅是在製造業,2016年,各地大力化解落後産能,通過兼併重組提高國有企業盈利能力。首批轉型升級的杭鋼集團最近剛剛研發成功一種低溫釬料産品,成功打破國際壟斷,多項自主研發的高新技術推動利潤翻番。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小龍:原來以噸賣,現在以片賣,一千片一千片來賣,所以效益是非常好的。
這一年,“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初見成效,鋼鐵煤炭行業提前完成去産能目標,扭虧為盈,商品房庫存面積連續下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下降0.4個百分點,全國企業降低成本1.5萬億,近千億資金助力重點領域補短板。
這一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5%,高技術製造業和創新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均超過兩位數,新舊動能加快接續轉換。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