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專家稱經濟增速在6.6%至6.8%之間比較可靠

  • 發佈時間:2015-12-19 07:17:44  來源:新京報  作者:鄧琦 沙璐  責任編輯:王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專家認為2016年穩中求進的基調不變,經濟增速在6.6%至6.8%之間比較可靠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常態下明年的經濟將如何發展?調結構的同時能否保持穩增長?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被外界密切關注,以此來尋找未來經濟發展的“蛛絲馬跡”。據《人民日報》報道,昨日,中國經濟最權威的“風向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專家認為,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經濟發展會面臨下行壓力,但穩中求進的基調不變。專家預計,明年的經濟增速在6.6%至6.8%之間比較可靠。

  明年舉措將融入“五大發展理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成績,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及變化,並制定未來宏觀的經濟發展規劃。

  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有觀點認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釋放出一系列重要信號。

  昨日,人民日報頭版以“關係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論貫徹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為題刊文,作者為任仲平。該文章透露,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北京召開。文章指出,今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包括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12月18日,正在北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把這“五大發展理念”融為未來一年的務實舉措。

  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都有中央政治局會議作為“定調”和“預備”會,分析研究來年的經濟工作。12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要抓住關鍵點、打好殲滅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化解房地産庫存、要擴大有效供給、深化改革開放等內容,成為明年經濟工作重點。

  專家認為穩中求進的基調不會變

  文章認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保持了近7%的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面對世界經濟的“亞健康”狀態,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談及基本面,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王小廣認為,明年的經濟會“更難過一些”,下行壓力在目前的調整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他表示,下行壓力來自內部和外部兩方面,明年不一定會有明顯的好轉。首都經貿大學原校長文魁也認為,因為國際經濟在下滑加上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會有一些産能過剩,比如房地産積壓等問題,但也會有新的增長點帶動,穩中求進的基調不會變。

  - 分析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哪些重要議題?

  有觀點認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釋放出一系列重要信號。區域經濟、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化解房地産庫存等,將成為會議重要內容。另外,有專家預計,此次會議將再提“供給側改革”。

  11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後的8天裏,習近平、李克強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供給側改革。王小廣認為,此次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是促改革、調結構。改革是最重要的,包括國企改革金融改革、財政改革等,都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面。

  據介紹,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産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産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經濟學家厲以寧此前表示,需求方面政策的調整見效快,供給方面的調整見效慢,所以一定要注意雙方的互動。文魁表示,目前面臨的供給問題主要是産能過剩,還有品質方面的問題,比如食品安全問題等。應該通過降低企業成本、加大生産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等方式,淘汰落後産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焦點1 明年GDP增速預計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國GDP增速為6.9%,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次跌破7%。11月初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今後五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

  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經濟藍皮書》,預測2015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7%左右,2016年放緩至6.6%到6.8%。中國社科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紅駒也認為,明年的經濟增速在6.6%至6.8%比較可靠。文魁認為,具體增速不好預計,但總體會保持中高速發展。

  王小廣認為,基本在6.5%到7%之間,“十三五”時期要爭取的目標是6.5%以上,但是就走勢來説,不排除會跌破6.5%的可能,主要取決於房地産的走勢。今年房地産的銷售還不錯,價格穩中有升,如果對房地産的調整力度加大,量、價格、投資等都在下行的話,壓力就會很大,6.5%可能就會跌破。

  焦點2 房地産去庫存為何重要?

  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化解房地産庫存,促進房地産業持續發展。

  房地産是否會成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角”之一?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房地産去庫存與整體的經濟形勢有關。

  據連平介紹,房地産庫存量比較大,房地産投資就上不去。房地産投資是投資中非常重要的一塊,雖然現在比重只佔18%左右,但它的下行幅度太大,拖累了經濟投資、經濟增長,“不儘快去庫存的話,房地産投資是起不來的,會影響整個經濟形勢。”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房價漲幅略有擴大,上漲城市數量增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分析認為,今年以來,降息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促進房地産市場銷售。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間房價同比漲跌差異明顯,一線城市漲幅較大,二三線城市則為負增長。連平表示,一線城市需要增加房地産投資,不是消化庫存的問題,三四線城市則應該採取首付降到兩成等措施,加大力度去庫存。

  焦點3 積極的財政政策將解決哪些問題?

  多個機構預測,明年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表示,財政政策既要考慮短期也要考慮長期。

  劉尚希稱,短期就是保證穩增長,保證過好眼前的日子。比如大家比較關注企業問題,目前有些企業遇到困境,如何解困?要側重從稅制改革角度“解困”,包括營改增、降低企業稅費、減少企業稅收負擔。再比如貧困人口脫貧,也要通過財政支出解決,保證底線的公平。

  另一方面,劉尚希表示,要實行以結構為導向的積極財政政策,考慮長期可持續的發展,通過財稅政策促進經濟效率提高,提升企業、産品、行業整個的附加值。如加強去過剩産能、去“僵屍企業”、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