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貨幣政策新提法:從“鬆緊適度”到“靈活適度”

  • 發佈時間:2016-03-07 07:22:55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同時預期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增長13%左右。這也是首次明確給出了社會融資餘額增速13%的數量目標。]

  2016年是特別關鍵的一年。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否在2020年實現第一個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看2016年這個頭開得怎麼樣。所以,李克強總理的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顯得尤其重要。

  其中,涉及金融改革方面的內容又尤其值得深思,也被各界廣泛關注著。《第一財經日報》從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要重點做好的八個方面工作,為大家解讀金融改革的方向。

  重點工作第一條提出,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並預計,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增長13%左右。同時還提出,“宏觀調控還有創新手段和政策儲備”,“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隨後,多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2016年主要經濟指標設定大致符合預期。政策方面,財政政策將進一步發力,貨幣政策以靈活適度為主,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依賴於供給側改革的進程,這套政策組合是破解當前低增長、低利率、低通脹環境的最優組合。

  從“鬆緊適度”到“靈活適度”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貨幣政策的表述有新意。工作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相對於此前的“鬆緊適度”,“靈活適度”是個新提法。

  如何理解“靈活適度”?“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政策轉向防風險,而防風險的核心需要企業增收和維繫企業流動性週轉。”民生證券固收研究組負責人李奇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讀稱,在匯率和通脹掣肘背景下,2016年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基礎上將更加“靈活適度”。央行先後推出了SLO、SLF、MLF、PSL等創新貨幣政策工具,以及定向降準、定向再貸款(支農再貸款和支小再貸款等)等結構性利率工具,有助於繞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帶來的資金配置扭曲,提高貨幣政策效率,平衡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價格調控和數量調控共同發力,增加政策靈活性和彈性。

  此外,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同時預期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增長13%左右。這也是首次明確給出了社會融資餘額增速13%的數量目標。

  “2016年M2增速目標13%左右,較去年提高1個百分點,CPI漲幅目標為3%左右。”招商銀行總行資産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今年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準率、再貸款率等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這顯示貨幣政策將是穩健略偏寬鬆的,寬貨幣仍會向前推進,預計降準至少3次,降息1~2次,並且在降準的同時有可能加大再貸款規模來增加基礎貨幣的投放,而將公開市場操作提至第一位表述,顯示進一步加強利率走廊建設,推動貨幣政策由數量型向價格型轉變的意圖明顯。

  首提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不久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説:“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在危機中也有一些不令人滿意的表現,特別是2015年中國金融市場出現的一些動蕩也促使我們反思金融監管體制需要做出調整。目前此問題還處在研究階段。其中一個因素是要考慮新的監管體制是否有利於宏觀審慎政策體系的有效運作和政策框架的執行。當然,除此以外,還應考慮其他一些因素。”

  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引發關注,幾位委員也紛紛發表看法。來自中國電子網的引述稱,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潘功勝表示,目前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外匯管制不符合中國目前對外開放的戰略。潘功勝表示,設立“超級金融監管機構”只是其中一個方案,還存在其他方案,相關部門仍在研究之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焰為今年“兩會”準備的提案中建議,以提高統籌監管能力和全面風險管控能力為方向,以“一行(央行)一委(綜合金融監管委員會)”的模式,加快構建有中國特色綜合金融運作和監管體系。

  首次將資本市場改革和“法治化”並列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在資本市場的提法上,政府工作報告也具有跨時代的進步意義:“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首次將改革和“法治化”並列,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單純直接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相掛鉤。這意味著下一階段市場發展的優先考慮,已從關注籌資人的利益而轉到了對投資人的利益保護上。由此將奠定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最終實現“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

  劉東亮認為,“匯率政策,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基本穩定”,這一表述沒有新提法,顯示維穩仍是政策應有之義,開弓沒有回頭箭,CFETS(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指數推出後,市場化機制對匯率定價的影響已經不能忽視。

  針對今年的利率市場化重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3月6日下午全國政協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當前利率市場化的重點是要健全利率傳導機制和中央銀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

  易綱稱,一要健全和完善央行的政策利率體系,這樣就能夠加強對市場利率的引導。二要逐步地做好央行控制短期利率向中長期傳導的機制,這個機制需要市場的建設,也需要金融機構的定價能力。三要完善利率市場風險定價的機制。四要在利率市場化的新階段,通過宏觀審慎的評估機制來激勵和約束市場定價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