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政協委員看好供給側改革 國企改革難建議個性化

  • 發佈時間:2016-03-06 17:08:5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鄭嵐予  責任編輯:鄭嵐予

  編者按:編者按: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厲以寧、陳錫文、易綱、常振明許家印這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從各自角度就“適應引領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話題做了深入闡述。

  中國網財經3月6日訊(記者 鄭嵐予)在今天舉辦的政協記者發佈會上,厲以寧和常振明在談及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時充滿信心。

  民營經濟的活力正在釋放

  厲以寧表示,中國經濟正處在從工業化向後工業化轉換時期,因為我們的GDP一半以上是第三産業的産值。這樣看經濟增長率下滑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當你逐步要走向後工業化時,産值增長不會那麼快。這還是次要的,最要緊的是中國現在要結構調整,結構調整中必然有一些過剩部門需要重組。“但我們應該看到,2016年的趨勢穩中有進、穩中看好,這是總趨勢。 ”

  厲以寧舉例稱:“我建議大家到北京的中關村看看,中關村有一個創業大街、創新大街,到那裏看,有一些聚會的地方,咖啡館,到裏面看看都是一些什麼人。都是一些年輕人,大學生、研究生、博士後、科研機關人員,也有民營企業家,他們討論什麼?創意、創業、創新。這就是中國的未來。從這裡看一個蓬勃的創新時代正在向我們走近或者説正要來到。和美國的情況一樣,30年前比爾蓋茨這些人都是大學附近咖啡館裏常客嘛!中國也是這樣。所以對我們的經濟應該是有信心的。”

  同時,厲以寧強調,我國依然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但是重點不是“大搖大擺”,而主要表現為“定向調控,重在微調,重在預調”。第二,另外還應該看到,在經濟中投資和消費並沒有大幅度減少。有很多項目要投,昨天李克強總理報告中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了高速鐵路、交通設施、港灣建設、水電站、網際網路這些投資。

  國有企業應制定個性化改革方案

  常振明表示,一年來,國有企業的改革積極推進。主要是兩方面的推進,一是頂層設計方面,一是實踐方面。頂層設計方面,去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之後又出臺了11個配套文件,各級國資委又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導文件,進行了一些國有企業改革的試點。這些指導意見和文件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和原則。國有企業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整體來看,每個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國有企業所處的歷史不同,所處的行業不同,他們面對的外部競爭環境不同。比如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也不同,每個企業長期形成的商業模式也不同。國有企業的改革一定要“一司一策”,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大方向和原則,每個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制定自己的戰略,並確定未來的商業模式。

  常振明稱,按功能界定分類,把國企分成商業類、公益類兩大類,這個指導文件出臺後,基本上全國很多省市的國資委,還有40幾家央企都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去年國企的改制和重組的步伐在加快,南車北車、國家核電和中電投、中遠和中海運、五礦和中冶等等12家央企正在重組合併,説明國有企業的改革正在按照日程穩步推進。“一司一策”中每個企業都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根據自己的情況有自己的困難和自己的難點,“國企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生産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國有資産保值增值,使企業和企業的員工能夠激勵他們創新的熱情,最終使全社會和人民得到實惠。我也相信國企一定能夠實現他們既定的改革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