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張連起委員:要積極探索多元化養老模式

  • 發佈時間:2016-03-03 15:46: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華青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資料圖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 資料圖

  3月3日訊 今日,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我國正進入一個加速老齡化的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今年兩會,他帶來了關於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的提案。

  張連起認為,養老模式要與我國國情相結合,與經濟發展水準相結合,與老人的居住習慣相結合,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對民營機構養老,一方面老人對其信任度不夠,另一方麵條件優越的民辦養老機構往往收費很高,一般收入的老人難以承受。要積極探索異地養老、以房養老、企業養老、自助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模式,達到養身、養心、養腦相統一。讓老年人在幹事中主動養老,而不是無所事事“被養老”。

  具體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根據國務院 2009 年印發的文件,新農保養老金待遇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金支付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政府承擔的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2014 年,新農保和城 鎮居民養老保險並軌,統稱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2015年, 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 55 元上調至 70 元。基礎養老金受益面大,受益方式直接,但對低收入或無收入的城鄉老年居民保障水準較低。新中國成立 67 來,農民給國家交了多年農業稅,給國家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社會保障政策要向低收入或無收入農村老人傾斜。綜合上述考慮,應將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 120 元/月。

  (二)積極開展“50+”行動計劃。按照個人財務生命週期對就業和福利政策進行結構調整和參數調整,從供給側和需求側 兩端培育人力資本,釋放健康服務領域的新需求、新供給、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改變我國“早退休有理”和“提前退休有 好處”的公共政策負能量狀態,以培訓、減稅、補貼等方式幫助大齡人員實現轉移就業,解決傳統産業冗員和新興服務業招工難的問題,提高勞動人口年齡和就業參與率,補齊社會保障短板, 為提高老齡人口的購買力奠定基礎。

  (三)完善工作機制,創新養老模式。要建立政府主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 切實加強協調配合。要將養老工作納入各級政府“辦實事”範疇, 列入目標考核內容,每年進行督查和評估。養老模式要與我國國情相結合,與經濟發展水準相結合,與老人的居住習慣相結合,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對民營機構養老,一方面老人對其信任度不夠,另一方麵條件優越的民辦養老機構往往收費很高,一般收入的老人難以承受。要積極探索異地養老、以房養老、企業養老、自助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模式,達到養身、養心、養腦相統一。讓老年人在幹事中主動養老,而不是無所事事“被養老”。

  (四)讓養老從家庭和代際角度脫離出來,使每一代人可以從自己工作起就積累未來。每一個勞動者都能為自己的晚年負責, 而不靠兒女或後代負責,這是養老保障體系改善的初衷,也是社 會保障體系重塑的根本。要積極構建醫養服務體系和大力發展老 齡醫養産業,讓老年人學會打理自己的養老資産,包括權益資産 (養老金和醫療保險)、勞動收入(盡力參與就業、社會活動和自我經營)和資本利得(儲蓄和基金、房産等固定資産),為健康管理而理智消費,由此減少年輕人負擔。

  (五)結合脫貧攻堅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對於有關養老政策實施後仍然得不到保障的困難群眾,要制定“特保”政策,探索建立專項“失能補貼”,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老年人進行補貼,確保特困地區、特困老年生活不發生突破倫理底線的事件。

  (六)儘快建立政府、社會、個人分擔合理的、可持續的、長期精算平衡的市場化養老保障體系。大力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從政府承擔絕大部分養老責任的單一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向政府企業個人共擔養老責任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轉變。

  代表委員小資料:

  張連起,無黨派人士,經濟學家,會計審計學家,資深註冊會計師,人文會計的首倡者和踐行者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提案委員會委員,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才(主任會計師)首期成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