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社保降費將至 養老保險基金赤字風險恐成掣肘

  • 發佈時間:2015-12-28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如果我們在補充養老保險領域出現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兩種不同制度安排的話,會在這個領域出現新的代際差。首先要適當降低基本養老保險的費率,這也是目前中央提出的要求。”

  12月26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15》發佈式上,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作出上述表述。

  近年來,在中央“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要求下,備受關注的社會保險費也開始出現“鬆動”,目前,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費率已經下調。

  一位業內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説,企業負擔較重,降低社保費率是大勢所趨,最大的難點聚焦在佔比最大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率降低問題上。

  同時,根據社科院預測,2037年之後,養老保險基金當年收入將小于當年支出,且收支赤字有逐步增大的風險。

  社保降費減輕企業負擔

  “德國在2002年就規定養老保險費率到工資總額20%就封頂,我們現在是28%,用這個標桿就可以看到,我們比超級老齡社會階段國家還高了8%,我們的養老費率確實太高了。”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併“五險一金”。

  這或許是針對近年來爭議較大的社保負擔過重的有效調節,以企業為例,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險、工傷險、生育險五險中,企業需要承擔的比例分別為(以職工月收入為基礎)20%、10%、1%、0.3%、0.8%,企業需承擔超過30%的費用。

  今年2月25日、6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分別對失業險、工傷險、生育險費率進行下調,失業保險費率由3%統一降至2%,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將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

  據國務院介紹,僅工傷險、生育險費率下調後,預計每年將減輕企業負擔約270億元。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社會保險中,對於企業而言負擔最大的在養老保險繳費上,“養老保險費率肯定應該降。”

  金維剛強調,適當降低基本養老保險的費率也是目前中央提出的要求。

  對此,楊燕綏説,社會保險中繳費較多的主要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按照同期老齡化水準看,和其他國家都差不多,而且發達國家都比中國高,醫療保險費率降低的空間非常小。

  同時,對於精簡歸併“五險一金”問題,有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主要是指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併。

  針對合併後的費率問題,齊傳鈞認為,現在國家正強調企業降費,兩個險種合併的意義是值得肯定的,但可能也只是一定的示範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介紹,醫療保險結余中個人賬戶有4000多億元,個人賬戶用得少,合併之後可能會拿個人賬戶的錢去抵生育的費用。

  養老保險降費面臨掣肘

  人社部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7620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3326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5645億元。其中,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1800億元。

  作為最大部分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各個省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參保人數繼續保持增長,但參保職工人數負增長的省份已經出現,2014年,遼寧省參保職工人數增速為-0.38%。

  同時,報告指出,參保人員的繳費情況不容樂觀,在2006年至2014年,企業部門繳費人數佔參保職工人數的比例不斷下降,從89.98%下降至81.19%。意味著,在2014年,每5個參保職工中就有大約1個人沒有繳費。

  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雖然短期內沒有缺口,但長期來看仍有存在缺口的風險,報告預測,2020年之前,養老保險基金當年收入大於當年支出,且基金結余穩步增加;2020年之後,當年收入仍然大於當年支出,但基金結余增速逐步放緩;2037年之後,當年收入將小于當年支出,且收支赤字可能會逐步增大。

  在此背景下,降低養老保險費率的空間到底有多大,機構與學界存有一定的疑問。

  金維剛認為,要實現養老金降費目標,必須要創造一定的條件,因為現在有一些地方,當期的基金還存在收不抵支的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創造一定的條件貿然降低費率顯然有風險。

  他指出,首先是提高統籌層次,也就是實現基礎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在企業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率下調之後可以通過政策扶持引導促進更多企業建立企業年金。這裡面就需要加大稅收的優惠力度。“同時政策方面需要適當地進行調整,因為現在要求要建就全體職工都要有,但是實際上企業內部管理上還是有差異性的,可以對一部分群體先建,再逐步擴大,這主要是利於中小微企業參與進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