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范一飛 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9月8日訊 第十七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9月8日-9日在京召開。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范一飛在會議上表示,允許金融業開展綜合經營,是尊重市場的現實情況,回歸分業經營已無現實可能,從尊重現實的角度看,綜合經營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趨勢,目前絕大多數大數據銀行、證券公司和主要保險公司都已經通過設立並購其他金融行業的子公司,和以資産管理業務為代表的交叉性金融業務,跨行業、跨市場開展綜合經營。
附發言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今年論壇的主題之一是融合創新,圍繞這一主題,我想就金融業的問題跟大家分享幾個觀點,供大家討論,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我國金融業的融合創新創造必要的環境。我想講的第一個問題是,金融業要不要開展綜合經營?客觀看,綜合經營是行業系統責任,我國最嚴格的綜合經營可以追溯到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初期,工商企業短期流動資金和長期資本性的投資來自不同的金融機構貸款,專營銀行導致了市場人為分割和壟斷,形成了低效率。
最初的金融改革實際上秉承了使市場在自由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隨著金融行業銀行時代的到來,供給從壟斷轉向競爭,服務從單一化轉向多樣化,産品從信用仲介轉向資産管理,是大勢所趨,發展的必然。抓住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理解一對看似矛盾的現象,為什麼上世紀90年代我國金融非監管體制,但是金融業在跨越融合創新從來沒有停止,究其原因,是因為金融的金本位改革目標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以及安全性、效率性、流動性。
以上的幾個方面實際上為金融發展贏得了時間,而綜合經營往往是金融機構取得競爭優勢的必要手段。隨著服務更多、更全、更新,就更具吸引力。2006年和2011年,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相繼提出穩步和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以來,金融業綜合經營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可以這樣説,綜合經營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是允許開展綜合經營,還是退回到非經營,對此有些不同的觀點。在我看來,允許金融業開展綜合經營,是尊重市場的現實情況,回歸非綜合經營已無現實可能,從尊重現實的角度看,綜合經營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趨勢,目前絕大多數大數據銀行、證券公司和主要保險公司都已經通過設立並購其他金融行業的子公司,和以資産管理業務為代表的交叉性金融業務,跨行業、跨市場開展綜合經營。同時,金融控股公司也在快速發展,投資控股的銀行、政權、信託、基金、期貨和資産管理公司等都已經成為實質性金融公司,一些地方政府也組建了地方金融控股公司。
在産品方面,銀行、政權、保險信託的資産管理産品規模已經達到50多萬億元,已經成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際網路技術迅速發展,使得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更加便捷,一些網際網路企業默許進入金融領域,在小微貸款、金融産品銷售方面發展較快,部分企業已經涵蓋銀行、保險等範圍。
二,綜合經營實現收益與風險平衡的探索方向。長期以來,我國金融機構的主要缺陷是業務性的單一,經營方式粗放,金融服務水準不高,金融産品的深度和廣度難以滿足多元化的需求。綜合經營,促進金融行業的業務更加多元化、智慧化。
三是從更好滿足需求角度看,綜合經營是實現金融機構調整、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必要措施,為推進改革,金融業以金融創新。從去杠桿看,一直以來,我國金融企業的融資方式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要發展、找貸款,要貸款去銀行,造成了企業債務持續攀升,杠桿率高企。資産負債水漲船高,去杠桿需要創新思維,資産證券化等必要手段,客觀上要求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密切配合,聯動創新。
從近年來中國經濟來看,一些金融機構整合發展,滿足了部分企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從補短板看,我國企業長期依靠低成本的土地、資源取得比較優勢,但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小微企業發展缺乏後勁。補短板同樣需要新思維,針對科技創新企業和小微企業高風險、高收益的特性,金融機構應該多渠道支援科技企業發展,引進大數據技術,在高效率管理風險的體制下,補足資本運營,補足銀行在這方面的短板。
實踐中,部分金融機構也已經通過開展銀行期貨、租賃、保險、投行等業務,然後受制于創新能力不足,和現行監管,我國金融機構開展綜合經營,總體上還存在不足,不同金融業務的相互補充和聯動仍然有限,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子公司之間的協同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儲蓄資金的轉化十分不足,金融業通過綜合經營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益還需要大幅度提高。
時間表明,金融業綜合經營增加了産品、服務、供給的多樣性和競爭性,使企業和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也助推了金融業自身的改革開放,提升了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能力。雖然現在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監管體制不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總體來説,繼續發展綜合經營,符合金融業自身內在平颱風險和收益需要,也是當前服務結構性改革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尊重規律、敬畏市場、因勢利導,是改革的基本原則。
第二,國際上綜合經營的金融步伐停止了嗎?從世界範圍看,綜合經營一直都是金融業的主要經營模式,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導致了美國銀行業與證券業的嚴格分離。90年代,日本通過立法,由此帶動了南韓、台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開展綜合經營。1999年,美國頒布金融服務法,允許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開展綜合經營,標誌著綜合經營在全球範圍內徹底取代了分業經營。
這背後的驅動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金融機構更加市場化,資本市場發揮得作用越來越大,商業銀行很難完全不介入增向業務。二是,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和主要市場經濟體均允許金融機構開展綜合經營,相當多的國家主要通過控股公司的形式開展綜合經營,同時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交叉的情況也很明顯。
有觀點認為,金融業綜合經營使金融機構的業務日益複雜,是危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國際社會經過反思,認識由膚淺轉入深刻,由直觀轉入理性,一些認識和做法值得我們借鑒。一是理性認識分業經營、綜合經營與危機爆發的關係,2009年5月,美國國會授權六名民主黨成員、四名共和黨成員,組成了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目的是調查美國金融經濟危機的成因。該委員會走訪了700多位嘉賓,過多借債和高風險投資,應對危機準備不足,與政策前後不一致,問責缺失,住房抵押貸款門檻過低等八大原因,其中沒有綜合經營。
時間證明,在金融危機的暴風驟雨中,相比單一化經營,綜合經營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據麥肯錫公司統計,中小型單一業務銀行佔到金融危機中失敗金融機構的絕大多數,在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和2009年,美國149家失敗金融機構中,綜合經營的只有三家。
二是優化綜合經營。危機後,美國沃爾克規則、歐盟利卡尼報告的主要內容,目標是提高商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不是全盤否則,而是更好地優化金融業綜合經營的設計。危機後,一些金融機構也全面優化了綜合經營,如花旗銀行、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在轉型為綜合經營後,摩根斯坦利由此進入商業銀行領域。目前國際前二十大銀行、前二十大保險公司,仍然擁有多元化模式和綜合經營。
三是加強宏觀管理建設。危機後,各國金融業的創新是從如何解決監管失敗的角度,構建著力防範系統性風險,有效管理系統結構的新框架,宏觀實現管理制度,隨之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在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審慎監管方面,正在構建一條更加清晰而嚴格的監管規則,金融業綜合經營將遵循新的要求,進一步規範化。
最後我想講講在承認金融業綜合經營是大勢所趨的前提下,怎樣建設良好的制度環境。我國面臨金融業融合創新的道路選擇,我國實體經濟需要和金融業發展現狀,發展金融控股公司是穩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的基本方向,可以按照集團綜合經營、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股權、子公司分業經營的模式,設計並規範我國金融機構發展的基本框架,這就要求我們全面完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和組織架構,落實風險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以及資訊數據平臺,提高持續的風險管控能力。
我國面臨金融業融合創新時期,必須承認金融業綜合對金融業發展提出了挑戰,如單體風險、跨市場監管以及複雜而難以管理的情況,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金融創新而採取簡單回歸分業經營的模式,建立嚴格的消費者保護的行為監管,以確保創新具體化才是合理的。
同時還要建立良好的監管問責機制,習近平總書記説,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明顯加快,形成了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複雜的産品結構體系、資訊化的交流體系,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為此明確要求要堅持市場為方向,統籌監管金融機構和金融公司。響應總書記的號召,順勢而為,鼓勵創新,是我們的發展方向。
剛剛結束的G20杭州峰會的主題是構建創新、聯動、活力、包容的世界經濟,可以説無論是經濟還是金融,良好的體制機制都立足於鼓勵創新,綜合經營作為一種制度創新,在合理的政策環境下,我國金融機構必將借此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成為全球金融體系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流砥柱。最後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孫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