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釋放八大信號 描繪中國經濟增長新藍圖
- 發佈時間:2015-09-11 07:10:3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八大信號 李克強如何描繪中國經濟增長“新藍圖”?
據新華社“我報道”微信報道,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新領軍者年會,正在大連舉行。這個人稱“夏季達沃斯”的場合,有個重頭戲——中國總理闡述對當下經濟看法,以及向中外企業家釋放信號。
本屆年會主題為“描繪增長新藍圖”,李克強總理出席年會期間,在幾場活動中都對中國經濟形勢進行了預判,指出“形有波動,勢仍向好”,描繪了一幅中國經濟增長的“新藍圖”。
“雙創”是經濟增長新動能
還記得去年的夏季達沃斯年會上,李克強首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將“兩創”提升到中國經濟轉型和保增長的“雙引擎”之一的高度。今年同一場合,李克強再提“雙創”對於中國經濟的意義,他説了什麼?
李克強: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就是我們在致力推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推動商事制度等改革和“雙創”,去年以來,我們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一萬家以上,而且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著向好的變化。比如説,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60%,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已提高到50%,高技術産業增速超過10%。這些新的變化是我們努力推動並樂於看到的。
昨天我一到大連就去看了一家創客空間。在那裏我看到了一個公司,他們有10位員工,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創業,他們所取得的業績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在中國,像這樣的企業已有千千萬萬。無論他們成功與否,可以説他們是在扮演著新領軍者的角色。他們向人們展現著未來經濟發展的希望,也是在參與描繪中國和世界增長的新藍圖,象徵著希望和未來。
經濟走勢“形有波動,勢仍向好”
2015年上半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經濟取得與預期目標相符的7%的增長,凸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的態勢。然而,股市的異常波動,不利的海外輿論,都給中國經濟未來前景蒙上了陰影。中國經濟“下半場”將呈何種走勢?
李克強:我認為,中國的經濟形勢可以説是“形有波動,勢仍向好”。這是因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居前列。
現在中國經濟的走勢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雖然穩中有難,但總體是機遇大於挑戰。我們有能力實現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併為未來打下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這不是空話。對經濟短期波動,我們不會掉以輕心。當前,正在採取必要的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措施。主要是縮小短期波幅,防止産生傳導、放大效應。一旦出現滑出合理區間的跡象,我們將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
不超發貨幣,不搞強刺激
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後面臨經濟結構調整陣痛,需要從投資、出口拉動經濟轉變到消費拉動上來,而去杠桿化則要求中國宏觀調控政策不能追求“短平快”,而要重長遠和潛力。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經得起考驗嗎?
李克強:近幾年,儘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中國沒有超發貨幣,沒有搞大規模強刺激,主要依靠改革增強經濟活力,既穩定了經濟,也為下一步調控留下了空間。
中國中央政府財政赤字率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較低的。中國創新宏觀調控政策工具箱裏的工具還有不少,就像下圍棋一樣,既落好眼前每個子、有針對性地出招,頂住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又要留有後手、謀勢蓄勢,以促進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防範住了系統性金融風險
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在今年6、7月份也發生異常波動。最近一週以來,中國監管部門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引入指數熔斷機制、持股超1年股息紅利免征個稅、嚴格管控股指期貨……中國資本市場還安全嗎?
李克強: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在今年6、7月份也發生異常波動,有關方面採取措施穩定市場,是為了防止風險的蔓延。現在可以説防範住了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這樣做不是要代替或削弱市場功能,這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也符合中國國情。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推進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而且要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的方向,努力培育公開透明、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
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
過去10年,人民幣總體處於升值過程中。數據顯示,期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達到35%。最近,人民幣不過貶值5%,一些人驚呼是競爭性貶值,乃至匯率和貨幣戰爭。人民幣會持續貶值嗎?貨幣戰爭會發生嗎?
李克強:坦率地講,人民幣匯率小幅回調以後,目前已基本保持穩定。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中國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我們有比較充足的外匯儲備,而且貨物貿易的順差還在增加,這都表明人民幣匯率能夠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只是有的時候,用中國的話講,“躺著也會中槍”。
我們不希望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這不符合我們結構調整的方向,我們更不願意看到世界上發生“貨幣戰”。中國作為一個同世界經濟高度融合的主要經濟體,如果真的發生了“貨幣戰”,對中國只有害、少有利。
發展必須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
中國過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同時也導致産能過剩和庫存大量增加,必須逐步消化産能和去庫存。今後5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中國經濟將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拉動。要在2020年前完成的結構性改革能否實現?
李克強: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正在源源不斷釋放改革紅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但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是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實現這樣的發展,必須依靠改革開放。
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把經濟潛在增長率充分挖掘出來,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
今年以來,財稅、投融資、價格等領域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消除市場準入限制、促進公平競爭的措施接連推出,圍繞推進結構調整的改革力度加大。
加大國際産能合作力度
中國把“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為一項重要目標,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建立亞投行和金磚銀行,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但是,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總體低迷的形勢,中國打算怎麼做?
李克強:將繼續把中國打造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中國改革的進程,也是不斷擴大開放的進程,不斷融入世界的進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我們利用外商投資總的政策不會變,具體政策會向更多吸引外資放寬更寬領域的方向變化。
我們提出建設“一帶一路”,開展國際産能合作,就是要進一步擴大中國的開放,就是要重塑有利於發揮各國比較優勢、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産業鏈,打造互利共贏、包容共進的世界發展和利益共同體。
中國經濟的支撐並非獨木一根
伴隨近期全球資本市場大幅波動,中國經濟“崩潰論”再度興起,更有評論把中國近期出臺的一系列財政金融舉措解讀為中國正在經歷一場轉型危機。中國渡過“改革深水區”信心從何而來?
李克強:中國經濟未來會更好,並不是盲目樂觀,而是有基礎、有條件和有動力的。中國經濟有巨大潛力和內在韌性。
中國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處在深入推進階段,蘊含著擴大內需的強勁需求。中國地域幅員遼闊且産業類型多樣,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業不興那業興。中國經濟的支撐並非獨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強的抗衝擊能力和韌性。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觀目標而奮鬥,這也必將凝聚起社會動員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