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旅遊業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新引擎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2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鄢光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的旅遊産業經過30多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多方位、多層面、多維度的綜合性集群化現代産業體系。旅遊業爆髮式發展的時機已經初步成熟。

  近年來,中國旅遊業適應市場多樣化趨勢,與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不斷催生新産品、新業態,拓展旅遊産業面,拉長旅遊産業鏈,形成現代旅遊産業集群。

  企業是旅遊産業發展的基石,企業強則産業強,我國旅遊業發展已經逐步跨入大企業帶動和引領發展的新階段,一大批大企業、大集團快速進軍旅遊行業,已成為一個明顯趨勢。

  5月15日,國家旅遊局與9家銀行共同推出了2015年中國旅遊産業投資優選項目名單,預計這500個優選旅遊項目總投資額將達人民幣1.4萬億元,拉動相關行業投資7萬億元,解決25萬人就業。

  根據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與國家旅遊局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6家金融機構承諾,未來5年將為旅遊業提供1.6萬億元的信用額度。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旅遊業卻像冬天的臘梅逆勢增長、濃郁芬芳,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信心和溫暖。”中國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説,國家旅遊局將推動資本為旅遊産業發展發揮強大作用,使旅遊産業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的旅遊産業經過30多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多方位、多層面、多維度的綜合性集群化現代産業體系。旅遊業爆髮式發展的時機已經初步成熟。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説,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階段,旅遊已經成為經濟新常態的亮點和發展的方向之一,金融業沒有理由不將其作為支援合作的重點領域。工行成立了專門團隊,創新了專門的融資産品。

  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農業銀行的旅遊行業貸款餘額達到670億元,重點支援了上海迪士尼張家界天門山、桂林兩江四湖、新疆天池等90多個旅遊項目。

  “旅遊需求無止境,旅遊産業無邊界。”李金早説,近年來,中國旅遊業適應市場多樣化趨勢,與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不斷催生新産品、新業態,拓展旅遊産業面,拉長旅遊産業鏈,形成現代旅遊産業集群。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率先在旅遊飯店業引入外資,旅遊業成為對外開放的先鋒。”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説,參與中國旅遊産業的發展是民營企業尋找發展新藍海和新增長點的需要。未來5年,新華聯集團在旅遊項目上的總投資將超過200億元。

  李金早透露,國家旅遊局將聯合財政部和金融機構、旅遊大企業,共同設立中國旅遊産業促進基金,聯合有實力的旅遊投資商成立中國旅遊投資商聯盟,通過市場化的手段,為旅遊産業發展注入強大資本。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旅遊投資增長強勁,成為社會投資熱點和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鳳凰古城文化旅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旅遊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分水嶺,旅遊發展從資源依賴型向資本驅動型轉變,市場化的大資本、大企業將成為推動旅遊産業發展新動力,中國旅遊業已經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旅遊業投資增速較房地産高21個百分點

  國家旅遊局15日發佈的《2014年中國旅遊産業投資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旅遊業直接投資7053億元,同比增長32%。“這個數字比中國第三産業投資的增速高出15個百分點,和全國房地産投資增速相比,高出21個百分點。”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吳文學説。

  據國家旅遊局統計,2014年,全國10億元以上的在建旅遊項目有1749個,實際完成投資4402億元,佔全國的62.4%,投資額在50億元以上的在建旅遊項目有341個,投資額100億元以上的旅遊項目有165個,當年完成投資1013億元。

  吳文學介紹説,通過這些項目,可以看出投資有如下特點:

  第一,民間資本的投資快速增長,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加快形成。全年民營企業的投資達到4100億元,佔全部旅遊投資的56%;政府的投資和國有企業的投資,分別佔了17.9%和16.2%;外商投資佔了全部投資的6.4%,但外商投資的增長幅度是最高的,增長了38.2%。投資的趨勢大體是:民營投資資本的重點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主要投資休閒度假産品,政府的投資主要是公共服務設施,遍佈在中西部地區。外商企業的投資有64%投在了東部省份。

  第二,景區類和休閒度假類項目投資佔比較大,新産品和新業態投資熱點不斷涌現。2014年,景區新建和升級改造類的投資增加,實現完成投資4211億元,佔全部投資的60%。旅遊目前在各類産業發展項目當中,仍然是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的産業。其他産業産能過剩,而旅遊産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是,旅遊産品的供給仍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

  第三,東部地區是全國旅遊投資增長極,中西部地區投資潛力巨大。2014年,東部地區完成投資4056億元,約佔全國投資比重的58%。中部地區實現完成投資1899億元,約佔27%,西部地區實現完成投資1098億元,約佔16%。

  第四,大集團、大企業加速進軍旅遊業,跨行業的投資態勢明顯。全國排名前5位的房地産企業加快佈局旅遊産業,主要投資旅遊綜合體、旅遊度假區、高星級酒店等大型旅遊項目。

  合作共贏是産業發展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業始終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而未來的20年乃至35年將是中國旅遊業發展更好更快的黃金期。”李金早認為,旅遊是綜合性的産業,關聯度強、帶動作用大,發展旅遊産業既可以擴大消費、拉動投資、增加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又可以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增加服務業的比重,還可以增加社會就業,促進農民減貧增收。

  中央因勢利導,把旅遊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點領域,把提升旅遊消費作為6大消費功能之一,出臺了一系列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目前,還在研究制定有利於旅遊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旅遊産業,採取了一系列有力的舉措。

  “同時,我們在消費環節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國家在公路、鐵路、航空方面的大量投入,使我們的出行更加便利,所以,在巨大消費需求的推動下,有利宏觀政策的引領下,良好發展環境的支援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旅遊産業將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的新的引擎。”李金早説。

  李金早説:“資本日益成為整合各種要素、推動産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們將推動資本為旅遊産業發展發揮強大的作用。企業是旅遊産業發展的基石,企業強則産業強,我國旅遊業發展已經逐步跨入大企業帶動和引領發展的新階段,一大批大企業、大集團快速進軍旅遊行業,已成為一個明顯趨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