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要聞導讀 > 正文

字號:  

二孩孕婦拖長預産期 避繳納鉅額社會撫養費

  • 發佈時間:2016-01-03 08:24: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提前一天出生是“政策外”,須繳納社會撫養費;推後一天出生是“政策內”,即為合法二孩。“全面兩孩”政策在各地陸續實施後,當很多夫婦還在為生還是不生而糾結時,一些父母已經早早開始行動了。預産期在2015年年末的孕婦們為了讓自己的二孩合法,避免繳納社會撫養費,紛紛採取措施穩住肚子裏的孩子,盡全力讓二孩誕生在2016年元旦零點紅線之後。

  □泉州

  避免8萬罰款二孩小名“八萬”

  1日,記者走訪泉州市區幾家醫院,楊女士家的二寶成為福醫大附屬二院(以下簡稱二院)第一個享受政策的二寶,出生時間是1日淩晨2時46分。

  産婦欣喜是孩子懂事

  “生了!生了!女孩,7斤整。”1日淩晨2時46分,歡呼聲從二院産房傳出,這是新政後該院首個合法化二孩。

  “預産期原本在12月中旬。下午3點左右開始陣痛,我一直擔心堅持不到0點過後,沒想到還真踩過線了,是孩子懂事!”楊柳(化名)説,她第一個孩子已經12歲了,為了讓孩子跨過0點關口,待産時她一直靜靜地坐著,不敢多動。經過9個小時的掙扎,二寶在元旦2時46分報到。

  惠安縣陳先生一家為了享受政策,免交8萬元社會撫養費,全家總動員合力“穩”住媽媽肚子裏的二孩。他們果然成功了,將預産期從去年的12月27日一直“穩”至今年1月1日上午10時18分,一切“來得剛剛好”。

  “這孩子懂事,為他爸賺了八萬元。”奶奶最是欣慰,看著小孫子説要給他取個小名,就叫“八萬”。

  提前降生要交10萬罰款

  鯉城區的吳梅(化名)去年12月31日中午12時許在180醫院生下二孩,是個男孩。“我們的預産期剛好是今年1月1日,當時覺得好幸運,沒想到孩子等不及了。”吳梅看著床邊的孩子笑著説,由於提前12小時出生,這個孩子要交約10萬元社會撫養費。

  據了解,預産期在12月底的許多孕媽媽都有“跨年生”的想法,二院産科副護士長趙梅晶告訴記者,許多生二孩的孕婦一孩是剖宮産,因為有瘢痕子宮的風險,醫生大多建議在38周剖宮。但最近除了陣痛順産和瘢痕子宮不得不剖宮産的外,二孩預産期在12月底的孕婦,大多將産期推遲到了元旦以後。

  >>政策背景

  停止增辦獨生子女證

  按照福建省衛計委下發的通知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對生育第一和第二個孩子的夫妻,孕後可持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到一方戶籍地進行登記,自主安排生育。證件不全者也無須著急,可實行承諾制。

  自2016年1月1日起,暫停辦理放棄再生育獎勵,對新增自願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停止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對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並且符合《福建省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管理辦法》規定的發放對象,可繼續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據《東南早報》

  □廣州

  女嬰晚生7天父母躲過罰款

  1日,廣州各大醫院不少“非獨二孩”寶寶“踩著鼓點”出生。其中,有的提前10天不到元旦就“發動”,最終有驚無險;有的按預産期本已無望在新年後出生,可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多“堅持”了7天,健康出生。

  二孩媽媽遲來7天為我爭氣

  1日淩晨2時19分,楊女士在武警廣東總隊醫院順産生下二胎女兒,體重為6斤6兩。

  今年楊女士27歲,丈夫31歲,都不是獨生子女,做小生意謀生。家裏已經有了一個6歲的女兒,這次懷上了寶寶就打算生下來,沒有考慮太多二孩政策的時間問題。她説蘿崗那邊計生抓得很嚴,如果超生的話罰款特別高,可能數目不菲,而女兒的預産期本來是耶誕節,結果晚了7天,趕上新年,也趕上了新政策,“為我爭氣了”。

  非獨産婦趕上政策太幸運了

  1日淩晨2時32分,一個體重為2940克的女寶寶在廣醫三院的産房裏誕生。寶寶“堅持”到新年以後才降臨這個世界,讓媽媽辛妍(化名)大松一口氣。

  “寶寶的預産期1月9日,沒想到昨天她就開始‘發動’了。”1日,産後的辛妍告訴記者,她本來擔心“趕不上”新政策的落地了,沒想到寶寶“堅持”到了新年。

  已經育有一個兩歲多男孩的辛妍,既非“雙獨”,也非“單獨”,新政策的出臺,讓她的寶寶不僅符合了政策,還可以多一個月的假期,而且不用再去想罰款的那些問題了。“這個政策好,實在是太幸運了!被我趕上了。”她再次感嘆道。

  >>政策背景

  率先完成修訂確定“搶生”違法

  廣東省率先完成計生條例修訂,根據新的條例,2016年1月1日前搶生二孩屬於違法行為。

  廣東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在去年12月30日下午向媒體表示,新條例實施前搶生二孩的,按照法律法規屬違法行為。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對已經作出處理的不再改變;對尚未作出處理的,由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根據《條例》,取消13天的晚婚假和15天晚育假;原來35天的獨生子女母親産假調整為獎勵假30天。也就是説,對於一部分女性來説,産假其實是縮短了的。

  《條例》還規定,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實行計劃生育的,繼續享受各項獎勵扶助和優先優惠政策。已經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的夫妻,如果在新條例之後再生育子女,就不再繼續給予獎勵。但此前已經享受的待遇不用退還。 據《廣州日報》

  □溫州

  0:02首個合法二孩降生

  記者1日走訪溫州市區幾大醫院發現,不少夫婦已沉浸在再為人父為人母的喜悅之中。就在當天淩晨0:02,市中西醫出生一名女嬰,根據記者綜合各大醫院的資訊,她應該是新政後市區首個“二孩”。

  首個二孩剛過紅線2分鐘

  在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來自平陽的周美芬女士在2016年元旦鐘聲敲響後2分鐘,孩子順利降生了。據醫生介紹,目前女嬰體徵良好。對比記者獲得的5家醫院首個“二孩”出生時間結果,這應該是“全面兩孩”落地後市區迎來的首個“二孩”。

  “比1月7日的預産期整整提早了一個星期,昨天晚上我的肚子就開始疼起來,到半夜就疼得不行,醫生看了之後説必須馬上進行剖腹産,後來醫生告訴我是在0點2分出生的,我就覺得很開心。”看著自己剛剛出生的小女兒,周美芬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周美芬告訴記者,自己今年已經36周歲,和丈夫兩人都是設計師,從事建築和室內設計的工作,大兒子是在2007年出生的。周美芬説,本來她和丈夫還在擔心二胎出生後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的問題,沒想到正好讓他們趕上了新政策帶來的福利。

  5家醫院迎來19名“二孩”

  1日,記者從附一醫、附二醫、市中心醫院、市人民醫院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5家醫院獲悉,截至1日下午3點左右,這幾家醫院共迎來了19個“二孩”。

  “我的跨年夜還是在手術室裏度過的。”1日下午,當記者聯繫上市人民醫院産科主任、主任醫師張紅萍時,她告訴記者自己去年12月31日正好在醫院值夜班。大約在1日淩晨零點三十五分,一名産婦産下了一個重約3200克的男嬰,這也是“全面兩孩”新政落地後在他們醫院出生的第一個“二孩”。

  >>政策背景

  未辦生育登記夫婦可補辦

  據溫州市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處處長朱煊赫介紹,符合“全面兩孩”政策的夫妻,在元旦假期結束後(即1月4日)均可前去辦理生育登記。本地戶口的夫妻要攜帶雙方的結婚證、戶口簿、身份證,到夫妻任何一方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計生辦辦理生育登記,在登記完後可領取到《生育登記服務卡》。如夫妻雙方有所不便,可以交由社區計劃生育員代辦。而非本地戶口的夫妻可到其現住地的鄉鎮(街道)計生辦進行登記辦理。

  對於“二孩”已在2016年1月1日後出生但沒來得及辦理生育登記的夫婦,只要符合國家“全面兩孩”新政,這些夫婦可以到相應計生辦進行補辦。另外,特殊情況再生育還是按照原來的審批程式不變。

  據《溫州商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