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重才是我國企業發展最大的頑疾,減費乃是當務之急
近兩周來,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先生接受採訪的一段視頻講話引發關注。應該説,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背景下,在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在中國製造業發展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背景上,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為改善産業空心化的困局,都不遺餘力吸引海外實體經濟企業回流國內的背景下,這場大討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起初,在討論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頗和偏激的言辭與觀點。比如,一些媒體稱“曹德旺要跑了”,其實曹德旺根本沒有“跑”,只是出於企業經營管理需要。正如他接受記者越洋採訪時所澄清的:“事實上,在美國投資設廠,我們是早就答應人家的,作為供應商有這個責任。2009年德國大眾要求我們作為供應商,2012年前必須在俄羅斯設廠給大眾做配套,我們也是這樣做的”“福耀玻璃發展重心一直都是在國內,國外的投資只是很小一部分”。
另有一些專家認為,中國存在死亡稅率,而且這是當前經濟持續低迷的真實原因。事實上,稅率高低是相對的,如果漏損率低,並和公共服務相匹配、和國家發展階段相匹配,即便稅率高也可能是合理的,反之如果漏損率高,並和公共服務不相匹配,即便是稅率低也可能是不合理的。換言之,單純從稅率高低無法判斷企業的負擔,也決定不了企業的生死存亡。君不見,一方面,當前稅率下,我國製造業企業並未集體走向“死亡”,相反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製造業企業不斷做強做大;另一方面,當前稅率下,我國吸引外資規模情況良好:1-1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355家,同比增長3.0%,美國、歐盟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5.4%和43.9%。試問,如果中國存在死亡稅率,外國企業還會來投資“找死”嗎?
此外,還有説法稱“高稅負逼走製造企業”。而實際上,中國製造企業海外投資建廠是“走出去”的必然選擇,與國內稅負沒有必然的聯繫。正如發達國家企業到我國進行直接投資一樣,我國條件成熟的企業到海外適度投資興業,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應該予以支援和鼓勵。
儘管如此,這場討論所引發的關於我國製造業成本和稅費負擔的大討論,還是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坦率講,中國宏觀稅負與發達國家相比雖然並不算高,但中國製造業在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在産能過剩背景下,稅負壓力越來越大,一些企業稅收成本甚至高於美國也是不爭的事實。此外,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企業家普遍反映,造成企業負擔沉重、成本高企的主要還不是稅,而是各種費用,即制度性成本,如環評、能評、清潔生産、土地等一系列審批,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費用成本,都令企業非常頭疼。所以,費重才是我國企業發展最大的頑疾,減費乃是當務之急。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一步一步、認認真真推進減費。同時根據我國國情和國內外經驗,根據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要求,實實在在地降低企業稅負,特別是大幅降低創新創業型企業稅負。
認認真真減稅,實實在在降費,才能夠切實為企業家營造一個良好的、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環境,才能有效應對人力成本上升的必然趨勢,降低我國製造業企業總成本,提高其國際競優勢,做強做大做優實體經濟。正所謂本固而枝榮、根深而葉茂。當然,有關企業也要充分認識到,成本高低不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和競爭力大小的關鍵,創新創業水準才是致勝法寶。
一個國家要想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關鍵是發展創新創業型經濟,為企業家、特別是本土企業家提供一個有利於其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美國經濟學家鮑莫爾曾指出,一個好的經濟增長應該具備四個條件,即易於創設和發展企業,抑制非生産性創業活動,鼓勵生産性創業活動,讓大企業保持持續的創新創業精神。而這其中,一種具有競爭性的、創新創業導向的財政稅收制度及營商環境至關重要。正因如此,2016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會議更是鮮明指出,要“保護企業家精神,支援企業家專心創新創業”,為此要穩妥推進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
為改善産業空心化的困局,當前,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都在努力通過提供稅收、信貸、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不遺餘力地拉住實體企業,吸引海外實體經濟企業回流到國內。如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在2009年就喊響“讓製造業回家”的口號,併為此做了大量務實而細緻的工作,先後在2010年和2012年推出製造業振興方案和先進製造業國家振興計劃。除稅收和補貼等優惠外,美國吸引製造業的主要優勢就在於稅負外成本較低、靠近核心市場、勞動力素質較高等。作為一名有智慧的企業家,曹德旺先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被吸引到美國進行投資佈局的。曹德旺的行動給我們提了個醒——必須重新審視我國製造業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
希望通過這樣一場大討論,能夠形成通過減稅降費等手段為製造業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營商與創新創業環境的共識。中國製造業發展必將在嚴冬過後迎來一個陽光明媚、欣欣向榮的春天。如此,則中國製造業幸甚!中國實體經濟幸甚!
李政 作者為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