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經濟半年報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單再一次回應了“中國經濟悲觀論”,6.7%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符合預期和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且高於全年經濟目標的下限。
不過,在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的背景下,要打好“下半場”,依然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16日表示,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貨幣政策有陷入流動性陷阱的跡象,“所以結論是,我們應該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才能積極地拉動經濟,維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當前應該進一步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加大財政支出,政府部門可以加杠桿適當擴大負債,從而換取企業去杠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對記者表示,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貨幣政策發揮空間有限,財政政策發揮空間更大。
多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專家也表示,上半年已經出臺的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在下半年發力,助力穩增長。其中包括,總規模6000億元的減稅降費效應將逐步顯現;5萬億置換債券將給地方減輕利息,騰出資金:10萬億投資需求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也在加速落地。
財政政策下半年主打落實
財政收入是觀察經濟形勢的一個重要指標。財政部上週五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7.1%,反映出經濟運作總體平穩。另一方面,隨著營改增等稅制改革的推進,政策性減收效益顯現,影響6月份財政收入繼續回落。
此外,上半年財政收支缺口加大。根據財政部數據,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8.9萬億元,同比增長15.1%,超過收入增速8個百分點。按照年初預算報告,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18萬億元,這意味著下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將超9萬億元。
徐洪才建議,在洪水災害下,中央可以加大水利建設支出,加大投資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公共基礎設施。事實上,上半年全國財政在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方面保持著高速增長,比如城鄉社區支出9900億元,增長34.5%。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對本報記者表示,財政政策在上半年已相當積極,多年以來首次出現上半年財政赤字。鋻於民間投資下滑,預計財政政策在下半年還會保持擴張勢頭。
事實上,積極的財政政策上半年多已出臺,能否更好地助力下半年經濟增長,就要看落實情況了。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告訴本報記者,隨著5月1日國務院推出減稅降費等舉措,下半年總計6000億元的減稅降費效應將會逐漸顯現,積極財政政策發力,“明年這一減稅費效果將更明顯。”
今年5月1日,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全面推開,國務院估算此舉將給企業減稅5000億元,這是本屆政府最大的減稅舉措。同日,國務院再次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此舉將減輕企業費用負擔1000億元。
另外,在國新辦有關中國債務的吹風會上,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表示,今年地方政府可能會進行5萬億元的債務置換。按照財政部此前數據,1萬億元的置換債券將給地方政府節約近500億元的利息支出。那麼,5萬億元的置換債券將可以給地方節省利息支出約2500億元。這給地方騰出資金用於生産建設,也保持了存量債務規模,給政府加杠桿提供空間。
徐洪才表示,下半年政府加大投資將主要採用PPP模式,但目前社會資本參與的熱情還不高,這主要與PPP項目回報率低和社會資本擔心政府不履約有關。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PPP項目總投資需求突破10萬億元,其中真正落地項目的投資額達到1萬億元。PPP項目6月底落地率為23.8%,比1月末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PPP落地加速。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6月底作《關於2015年中央決算的報告》時,提出下一步將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作用,其中包括規範推廣運用PPP模式,著力推進PPP立法,用好1800億元引導基金,促進更多項目落地。
下半年會否降息降準
財政政策的積極推行也需要貨幣政策的配合,才能更有效地維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7月13日,央行對13家金融機構開展了259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央行相關人士稱,此舉在於引導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
多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的分析人士表示,本輪MLF操作是對到期規模的續作。亦有觀點認為,公開市場操作不能完全替代全面降準,鋻於目前我國存款準備金率相對較高,非銀機構資金面相對緊缺,所以不排除今年下半年有降準的可能。
“我們要由MLF來定向調控,但這種時候(經濟下行壓力大)貨幣政策應該有個比較寬鬆的環境。同時不能簡單地只用定向的,定向的是少數的、局部的,還要從整體上來保持寬鬆的環境。”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總經理宗良對本報記者表示,“降低融資成本對於經濟還是有好處的。”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是否進一步降準要取決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以及外匯佔款是不是會進一步收縮。“如果人民幣對於美元的彈性進一步擴大,繼續呈貶值走勢的話,會使外匯佔款進一步收縮。這樣雖然可以通過MLF在中、短期內緩解流動性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還是需要通過降準來應對。”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政府將在下半年繼續保持擴張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貨幣政策,並在增長放緩時會有輕微的寬鬆傾向。“我們預計今年剩餘時間內會有一次降息(25個基點),最可能出現在10月份,還會有兩次降準,並補充以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等擴張性的流動性操作。”朱海斌説。
經濟含金量不斷提高
多位專家學者對於下半年的經濟走勢作了預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經濟增長可以歸納為“增長趨穩”,經濟結構變化也出現向好的態勢,“兩點結合起來可以看出,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正按照預期目標發展。”
他預測,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總體還是企穩的態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繼續發力,五大任務(“三去一降一補”)會取得更多成效。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經濟含金量不斷提高,這是一個基本態勢。
事實上,上半年經濟增長6.7%的背後的亮點並不少。其中,戰略性新興産業二季度增長11.8%十分吸睛,這一數據比一季度加快了1.8個百分點。
徐洪才表示,戰略新興産業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是投資的增長。雖然第二産業投資增速回落,但是第三産業的投資增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這也是産業結構升級調整的內在需求,符合産業向中高端邁進的趨勢。“新技術的使用、創新動能的釋放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他説。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本報記者表示,上半年經濟數據確實可以用一個“穩”字來概括。但穩的背後也有兩個問題需要關注:第三産業增速在放緩,要關注從第二産業的下滑向第三産業轉移的風險;消費增速也在放緩,今年相對於去年有所放緩,下行壓力加大。不過,全年6.5%~7%的GDP增速目標會實現。
丁爽則給出了更為精確的預測數值:全年經濟增長6.8%,“由於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貶值,凈出口可能持續改善,所以對下半年的增長不必悲觀。”
(責任編輯:王斌)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