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一輪改革中不那麼引人注目卻甚為關鍵的一環,央企低效無效資産的處置正在持續推動中。
日前,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國務院關於國有資産管理與體制改革情況的報告》中提到一組數據,表示“自2012年以來,中央企業通過産權市場處置低效無效資産1080億元。”
肖亞慶所説的“産權市場處置”,大致流程是把相關資産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評估後,確定股權的價值,進入到股權交易市場交易,有意向的投資人通過摘牌,把股權變更到名下。
但是,對於低效無效資産的界定,不同行業的央企理解並不相同,也有企業將虧損不良資産劃入低效無效資産的範疇,在安排資産處置時,認為應與去産能緊密相連。經濟觀察報從國資委獲悉,日前,第一批去産能企業名單已經敲定,涉及企業以鋼鐵、煤炭為主,數量大致為一百餘家,這部分企業名單暫無公佈打算。
一名基建行業央企人士表示,對於低效無效資産的處置統計,由央企自己先行向國資委上報,“對於我們企業來説,和我們主業無關的一些資産,便是低效無效資産”。
據悉,對於低效無效資産的處置,還可以關停並轉,國資委研究中心處長王絳認為,非上市公司國有股權進場交易,才能實現公開、公平、公正、透明,而且,國有企業需要主動及時地處置低效無效資産,才能佔據産業發展的高端。
非上市公司股權交易必選
一直以來,“通過産權市場處置的國有資産”,主要針對非上市公司的股權交易,而上市公司的股權交易則另有辦法。
王絳直言:“這是一條紅線,只有堅持這條紅線,才能避免國有企業在處置資産時,出現內部人控制和國有資産流失的現象”。
實際上,早在2009年,按照《企業國有産權交易操作規則》,企業國有産權交易,便要求企業國有産權轉讓主體(以下簡稱轉讓方)在履行相關決策和批准程式後,必須通過産權交易機構發佈産權轉讓資訊,公開掛牌競價轉讓企業國有産權的活動。
同時,在今年7月初剛剛公佈實施的《企業國有資産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中也明確規定,企業國有資産交易應當遵循等價有償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依法設立的産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
上述基建行業央企人士表示,按照上述要求,自己所在企業曾經處置過母公司旗下的一家物流貿易公司,以及一家企業辦醫院,“這部分資産對於我們來説,便是低效無效資産,以醫院為例,再怎麼經營都不可能成為優質資産,畢竟不是我們的主業”。
為了處置上述低效無效資産,該央企選擇了協議方式進行先期的股權交易。同時,由於涉及到和民營資本之間的股權轉換,必須進場交易,也就是進入股權交易所進行交易,期間還經過了第三方事務所的資産評估,並先期確定了股權價值。當然,“如果資産是折價的,還要做資産減值準備,也就是國有資産減值準備”,上述基建行業央企人士表示。
事實上,對於低效無效資産來説,在央企之間,並沒有達成一個統一的標準,也沒有一個可供詳細量化的指標參數。
與上述基建企業理解的“非主業”範疇的資産不同,一家機械加工企業認為,自己所在企業面臨處置的低效無效資産,包括“所屬企業虧損,不良資産”。截至目前,該機械加工企業共清理減少各級所屬企業127戶,清理非持續經營、低效無效參股投資179項,將集團管理層次由原來的七層壓縮至五層,核銷各類不良資産達12.3億元。
一名國資研究人士表示,除了涉及的非主業資産,虧損不良資産,還有一部分是相關設備競拍交易。他舉例表示:“好比説某家央企在5年前為了生産需要,從國外引進了一定數量的機械設備,之後隨著産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企業又引進了更先進的機械設備,相當於淘汰了原本的先進設備。那麼,對於這家央企淘汰落後的設備資産,對於其他很多企業來説仍算價值不菲且先進,所以這些資産的處置就要經過機構評估,並進入産權交易所去競拍”。
上述國資研究人士所説的處置方式,在首鋼身上便有體現,經濟觀察報從北京産權交易所獲悉,從今年6月開始,首鋼總公司便先後發出原二型材部分機床和試驗機資産轉讓、鐵區管理處焦化區域部分電機等資産進行公開拍賣、鐵區管理處焦化2台裝煤車資産進行公開拍賣的公告。
除了企業自己圈定的資産範疇,浙江省寧波市國資委曾給低效無效資産劃定範圍,表示是指在企業運營中盈利能力差又缺乏戰略安排,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資産。主要包括:長期虧損且未能帶來效益的股權投資;缺乏控制力的股權投資;非持續經營的企業;未納入主業範圍且不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閒置的或出租收益率較低的房屋、建築物、設備等實物資産;市屬企業認定的其他需要清理處置的低效無效資産。
在這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進程中,為何不同企業、不同部門的理解界定不完全相同,甚至對於低效無效資産的明確概念,以及整體比例匡算難以細化?
王絳表示,國資委沒有必要為企業去細化具體指標,來框定具體央企的相關資産屬於低效無效資産範疇,企業自身最清楚低效無效資産的範圍,而且,各行各業資産收益率不一樣,很難進行固定的量化統計。他説:“低效無效資産是一個動態概念,不是一個死概念。更不是説統計出來一個盤子,大家照著這個盤子去做,千萬不能這麼幹,而是應該根據市場行情、産業狀況,時刻調整”。
至於國有企業低效無效資産的形成原因,王絳認為包括國有企業社會包袱、歷史包袱;世界及國家産業調整以及企業自身經營出現問題。
混改助推資産處置
除了産權市場交易,還有哪些辦法可以輔助央企處置低效無效資産?
王絳表示,未來處置低效無效資産,除了通過産權市場交易,還可以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實現低效無效資産穩妥有序退出,加快退出長期虧損、産業前景不明、缺乏控制力的資産,推進去産能和處置僵屍企業的工作。在關停並轉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來推進低效無效資産的處置。
上述基建行業央企人士認為,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是低效無效資産的界定,還是低效無效資産的處置,主要都得靠企業自己在市場環境中摸索,國資委不會就此提供專項資金,或者進行更多的行政管控。
王絳表示,對於國有企業來説,隨著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推進,企業轉型越快,低效無效資産也會越來越多,只有加速處理這部分資産,在以後的市場競爭中,央企才能在市場中佔據更明顯的優勢。而且,處於完全競爭領域的央企,在處置低效無效資産時難度相對會小一些,王絳説:“國有企業需要主動及時地處置低效無效資産,自己不主動在産業演進中引領産業的發展,不佔據産業發展的高端,遲早將被産業的發展所淘汰,而且不僅僅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發展也要關注這一點,經濟規律在審視每一個企業時的眼光是平等的”。
前述基建行業央企人士則表示,從自己企業自身經驗觀察,未來在處置低效無效資産時,需要處理好成交價格和成交後資金到位時間上的關係。
除了這一點,在處置低效無效資産時,還需謹防國資流失。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敲定新一輪改革方向開始,多家央企便專門就資産梳理研究並制定相關方案。
前述機械加工企業對於低效無效資産的最新規劃則是,繼續制定國有資産品質優化提升規劃,儘快明確對五級及以下企業的清理調整和三年連續虧損、所有者權益為負數企業清理調整的目標,同時對集團已批復企業尚未完成的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落實,並配合相關部門建立對二級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的考核機制。
(責任編輯:劉小菲)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