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法媒稱中國經濟正向消費轉型:專家們太悲觀

  • 發佈時間:2016-04-09 11: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編譯 趙可心  責任編輯:畢曉娟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道 法媒稱,每天閱讀數不勝數的關於中國的文章,然後思考和分析,這些並不能讓人們對這個大國的演變有一個清楚的概念。

  法國《回聲報》4月7日刊登文章稱,評論人士和一些經濟學家在毫無保留地稱讚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顯著成就之後,如今陷入了對中國狀態最為悲觀的預期之中,甚至因此加劇了市場的動蕩:中國“讓人害怕”,“令人擔憂”,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一落千丈,它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問題……人們已經暈頭轉向。這種反覆無常、條理不清、目光短淺的研究方法,無法讓大家了解一個將行動立足於長期戰略的國家的現實情況。

  文章稱,2008年危機以來,建立在全面出口基礎上的中國發展模式經歷重大困難,尤其是競爭力下降的工業活動減少,地方銀行資産負債表中的不良信貸增加。更有甚者,對於上海股市不穩定的變化和人民幣的演變,北京在貨幣貶值和以高額成本扶持之間、在建立嚴格和寬鬆的貨幣管制之間猶豫不決,這種猶豫會引發疑問。

  但最關鍵的要素在於,這種模式在朝著由國內消費拉動增長的方向轉變,並確定以向新興國家出口為政策中心。如今中國國內消費僅佔國民生産總值的36%,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70%。

  文章稱,中國政府所希望這種計劃型轉變需要時間,這也是中國2015年經濟增長率下降到6.9%的原因,為法國企業在很多它們有傳統優勢的領域提供了新的投資和發展機遇。比如服務業和公共事業,中國服務業活動增速已經超過國民生産總值增速,所佔經濟份額也超過了工業;比如日常商品消費和銷售;比如社會保障、保險産品和金融資産管理;比如醫療衛生;比如生態;比如旅遊業、酒店和運輸。最後是網路行業,中國現在計劃面對美國行業巨頭捍衛自己的“軟實力”。

  同時,由於人民幣或將對美元走弱,外資在中國的收益率問題被更加尖銳地提了出來,在這一情況下,最近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同樣為法國提供了不同的合作前景:中國入股法國企業,雙方簽署共同發展協議,這些協議面向中國市場以及得益於中國大規模援助項目的新興國家,特別是在涉及印度洋周邊地區的“一帶一路”的框架下。

  文章稱,這就是法國不能屈服於悲觀環境的影響並要從新的角度看待該國與中國關係的原因,特別是在這樣一個非常有利於法國企業的時刻。法國要強調其互補性,排斥一切出於恐懼而與這個不容回避的大國産生的衝突行為。(編譯/趙可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