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兩會財經熱詞透視改革新動向

  • 發佈時間:2016-02-29 21:52:5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費楊生  責任編輯:金瀟

  “兩會時間”將於本週開啟。綜合機構、專家觀點來看,穩增長、供給側改革、新型城鎮化建設、國資改革、綠色發展、“一帶一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等將成為今年兩會的財經熱詞。

  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穩增長政策工具充足,宏觀調控政策將進一步完善;供給側改革將深入推進,以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動力;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將在下半年正式啟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綠色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將極大地拓展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和潛力。與此同時,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也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的監管層面臨的重要挑戰。

  穩增長:政策工具充足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專家普遍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當下,穩增長地位上升,未來可動用的政策工具充足,今年兩會後將出臺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措施。

  中金公司報告預計,今年GDP增長預期目標可能設定為一個區間,6.5%-7%。江蘇、山東等省份已將今年GDP目標設定為增長區間,並將供給側改革列為政府工作首位。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決策層會宣佈擴大財政赤字、增加社保和基建支出、放鬆信貸政策、推出“十三五”規劃相關的新投資項目,並詳細闡述供給側改革的相關政策。

  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赤字率可能提升到3%左右,並實施減稅政策。汪濤説,可能通過以下方式加碼財政政策支援:擴大政府投資和社保支出;減稅及推進稅制改革;增加準財政信貸和支出對基建、戰略新興産業、社保等方面的支援力度。據估算,2016年各類新增的減稅降費總體規模將超過1%的GDP。

  投資仍將發力。汪濤預計,鐵路、地鐵、城際軌道交通、城鎮地下管網、水利、環保和新能源等行業的基建投資有望繼續加碼。

  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注重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充裕。汪濤認為,信貸政策比貨幣政策更寬鬆,但不會推出量化寬鬆。今年央行還將再降息兩次、每次25基點。1月信貸強勁增長趨勢恐怕無法維繫,但鋻於此前部分約束政策已經放鬆,銀行可能會繼續快速擴張信貸規模。此外,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也將擴大,這也有助於整體信貸增長。汪濤預計,全年人民幣貸款和整體信貸餘額(社會融資規模+地方政府債券餘額)都將增長14%。這意味著2016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3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5萬億元左右。

  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入推進

  供給側改革有望得到更為具體的闡述。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表示,除了總需求的政策繼續做好以外,我們更加強調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更加強調供給側需要做哪些事情。

  專家認為,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是今年也是“十三五”期間的重點,關鍵是放鬆管制,釋放創業創新活力,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豐富,今年的重點是“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既包括體制機制改革內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調整內容。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認為,供給側改革目的要明確,任務要具體。如處置僵屍企業,中央政府做好頂層設計,地方政府停止對僵屍企業的財政補貼和其他補貼。地方政府負責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央企僵屍企業要輔以行政措施。他強調,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多,去産能、去庫存窗口期非常短,“十三五”頭兩三年十分關鍵。

  在房地産去庫存方面,專家認為,調控政策的核心精神是因城施策,不搞“一刀切”。一線城市以限制需求為主,三四線城市庫存量大,以鼓勵購房為主。

  國企改革:新政策加速落地

  今年,國企改革“十項改革試點”將鋪開,國企改革力度、深度、廣度都將進一步加強。

  國資委明確表示,將選擇3-5戶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推進誠通集團、國新公司改組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工作;將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要領域推進混合所有制試點,下半年正式啟動試點;計劃在央企子企業層面和各省市分別選擇10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

  在此前的地方兩會及地方國資系統會議中,不少省市明確提出國企資産上市要求、鼓勵競爭類企業試點員工持股、支援民營企業計入基礎産業、清理僵屍企業等國企改革方向。

  汪濤説,今年國企改革步伐將加快,既包括國企合併、提高經營效率和資産收益率,如改善企業管理、推進混業經營,也包括重組、關停“僵屍”企業、破産和退出等清理過剩産能的政策。專家預計,國企兼併重組將繼續成為今年資本市場的亮點。

  新型城鎮化:拓寬經濟發展空間

  今年,中國經濟將注重深挖國內需求的潛力,通過優化投資結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拓寬經濟發展空間。目前,有關部委正抓緊制定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任務方案。

  專家認為,城鎮化是中國發展最大的潛力所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利於擴大有效投資和消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此前,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從九個方面提出36條政策舉措。專家預計,城市棚戶區改造、地下管網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的投資將加碼,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城鄉聯網、電子商務發展等方面的投資也將升級。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陳亞軍表示,發改委將按照點面結合、縱橫聯動、補齊短板的要求,突出抓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一首要任務。這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可以有效帶動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推進結構性改革。

  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在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人民幣匯率、A股市場劇烈波動的情況下,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這一底線顯得尤為重要。相應的預防措施以及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都在研究中。

  國務院發展中心主任李偉認為,金融領域值得關注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銀行體系風險壓力巨大;外匯市場和跨境資金流動風險不容小覷、民間金融風險快速上升;跨市場、跨行業的交叉風險很難防範。

  海通證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目前一些民間理財機構存在虛假承諾、非法集資的現象,其理財産品游離于監管之外。今年隨著經濟下行,理財機構可能引發局部性風險,對非法集資要從源頭控制,予以嚴厲打擊。

  今年經濟發展改革還將包括複製推廣自貿區改革試點成果,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産能合作,以推動實現新一輪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推動經濟實現綠色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