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年度金融數據超預期但存隱憂 降準概率上升

  • 發佈時間:2016-01-15 18: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最受關注的一組年度金融數據15日發佈。2015年,中國金融數據超預期:貨幣供應量加速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略有減少但好于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首次突破10萬億元,達11.72萬億元。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15日表示,2015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以來,中國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表明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國家穩增長政策力度加大,經濟活躍度有所提高。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廣義貨幣(M2)增速都保持在13%以上;狹義貨幣(M1)也保持較快增速,第四季度平均增速比前三季度高8.4個百分點,説明企業運作活躍度有所提高。”盛松成説。

  官方認為,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物價及就業等情況,貨幣供應量增速基本符合實際需要。

  另一引人注意的數據是,去年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首次突破10萬億關口,達到11.72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更是大幅增加。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信貸仍將在助力經濟增長企穩的過程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預計官方也正在籌備和陸續實施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産業政策,投資需求擴大將拉動中長期信貸。

  不過在一系列金融數據的背後,仍存隱憂。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認為,金融數據總體好于市場預期,但在一些領域持續性不足。特別是最近幾個月狹義貨幣和企業存款增速升高,很大程度來源於財政支出的持續加快。但預計未來幾個月財政支出增速會明顯放緩,從而帶來M1和M2增速回落。

  盛松成當天也表示,M1快速增長的背後,有財政資金助力。“2015年中國財政存款凈減少914億元人民幣,這些資金最終流入企業變為活期存款,加上政策性銀行新增貸款多,從而促成了M1的增長。”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與政策主管周景彤也對記者表示,最新的金融數據顯示,全社會信用擴張面臨越來越多制掣,特別是不良率上升較快,使得商業銀行的信貸發放更趨謹慎。

  有專家分析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央行再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正在上升。

  周景彤説,“外匯佔款大幅減少,其他條件不變,社會流動性趨於緊張,再考慮到穩增長的需要,這就使降準概率大大增加。”通過降準,還可以降低商業銀行負債成本,降低商業銀行向實體企業成本轉嫁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他認為,儘管提高中國經濟中長期潛在增長率需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通過短期需求側管理,穩定經濟增速不僅是解決當前就業等社會問題的需要,也是實施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的基礎性條件。

  陳健恒也認為,在大宗商品持續下跌、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大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只是時間問題。(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