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企分類改革終揭面紗 將分為商業和公益兩大類

  • 發佈時間:2015-12-30 07:11: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杜雨萌  責任編輯:王斌

  國企分類改革終揭“面紗” 分商業公益兩大類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整體併入招商局集團,國資委直管企業減至106家

  今年以來,央企重組整合速度在加快,國企改革步伐也在穩步推進過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企業間的“強強聯合”正逐漸成為共識。

  記者昨日從國資委官方網站獲悉,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併入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至此,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已從最初的196家銳減至目前的106家,銳減90家。

  同一日,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穩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落地之後,延宕的國企改革重新開工,即將開啟新一輪的分類改革。

  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是新形勢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因企施策推進改革的基本前提,對推動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加強國有資産監管具有重要作用。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出以改革路徑為切入點的指導性文件,對於加快國企改革,深化重組整合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財經評論人溫鵬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改革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於資源整合,而整合的先決條件在於分類。國企改革分類指導意見從根本上明確了改革路徑,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行業分類指引和整合方向。

  《意見》提出,根據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範圍的不同,將國有企業界定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其中,商業類國有企業要按照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要求,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其他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或參股,加大改制上市力度,著力推進整體上市

  而公益類國有企業可以採取國有獨資形式,具備條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特許經營、委託代理等方式,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經營。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國企進行功能定位與分類,有利於明確國有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改革方向,同時,也有利於國企的分類考核和監管。另外,對於國有企業加速進入資本資産化以及股權多元化均有重要意義。

  在分類促進發展方面,《意見》提出,商業類國有企業要優化資源配置,加大重組整合力度和研發投入,加快科技和管理創新步伐,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幹企業。公益類國有企業要根據承擔的任務和社會發展要求,加大國有資本投入,提高公共服務的品質和效率。

  “鋻於目前國有企業混業經營的複雜業務關係,因此在進行分類時的關鍵點在於突出整合的重點和戰略,在突出各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方向的同時,不僅要使分類後的企業能夠實現資源要素的轉型升級,同時需要規避因分類而産生的原有優質關聯要素的徹底分離。”溫鵬春在解釋分類改革難點時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