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創新將引領發展 可從觀念技術等三處入手
- 發佈時間:2015-12-21 07:19: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王斌
理念創新+模式創新 “十三五”中國製造嬗變
19日,多位專家在第十七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表示,創新是“十三五”期間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可從觀念、技術領域以及體制機制等方面推進。而製造業自主創新轉型決定著經濟轉型成功與否,應著力解決企業創新主體和創新模式等問題。
創新發展可從三處入手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徐憲平表示,“十三五”時期讓創新理念落地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推動思想觀念創新。掃除阻礙創新的各種思想障礙,真正認識市場和企業是創新的根本力量。圍繞企業來優化創新環境、配置創新資源,讓企業擔當起創新主體的責任,讓企業家在國家創新決策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二是推動技術領域的突破。可從供給端改善為主,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以網際網路為創新要素推動技術管理、組織結構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催生更多的新産品、新業態、新服務,從而提升實體經濟的生産效率。
三是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創新最重要、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目前存在的科技經濟“兩張皮”、創新人才動力不足、智慧財産權侵權易維權難、要素價格扭曲等問題,都與體制機制有關。當下仍然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以制度創新激勵市場創新。
徐憲平認為,新一輪政府簡政放權和轉變職能,大幅度地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但是,行政審批事項只是一個方面,在政府權力清單中,還有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確認、行政徵收、行政監察、行政裁決等多項,今後可以考慮能否縮減到四五項,並真正地下放給市場和社會。
“八橫一縱”做強中國製造
工業和資訊化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表示,製造業自主創新轉型決定經濟轉型成功與否,經濟轉型不成功可能會掉進“收入陷阱”。
李北光認為,現在首先要解決的是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問題,下一步創新模式將從跟蹤為主轉向跟蹤、並跑、領跑。如果製造業的創新體系問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問題不予解決,企業創新主體、核心技術研發都將成為空談。此外,要立足自主創新,必須要實行協同創新和團隊創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紹明認為,無論是國企改革還是民企改革,都需要通過制度創新解決可持續創新的源動力問題。我國汽車産業“大而不強”的原因就是創新能力滯後於産業發展。《中國製造2025》發佈,“十三五”規劃建議,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等一系列戰略規劃,都將成為汽車産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李北光表示,下一步的戰略任務和重點可歸為“八橫一縱”。在創新版塊,要提高製造業創新能力、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以及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在品質版塊要加強品質品牌建設;在綠色版塊,要全面推進綠色製造;在結構板塊,要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縱),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産性服務業,以及提高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