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李小加:大宗商品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好載體

  • 發佈時間:2015-12-05 08: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在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大宗商品是人民幣國際化下一階段最有效的實施載體,人民幣可借大宗商品這艘“船”進一步國際化。

  他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對人民幣的國際化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港交所也要全方位做好準備,不僅是用滬港通、深港通這類産品把外國的錢在香港變成人民幣進來,最終還要把香港打造成目的地市場,使得中國的人民幣、中國的投資者到了香港以後能夠有更加豐富的國際的産品。”

  加入SDR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以大宗商品為載體增強影響力

  提及人民幣加入SDR,李小加説道,“前些年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使得很多人願意持有一點人民幣,有很多的利益在裏面,SDR後升值預期沒有的話,利益驅動力小,加入SDR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是被動性地使大量央行或貯存基金,一旦定了必須持有,這個推動造就了人民幣大搬家,搬到需要受SDR約束的國際大的央行組織中去。”

  不過他認為有兩個問題更加值得關注,一是國外持有的人民幣如何保值、增值以及使用;二是如何使人民幣不受這個約束、讓今後也必須持有成為可能。“這就意味著能不能創造出人民幣的需求、人民幣的交易、人民幣的産品,讓大家覺得這些産品你想做就必須得介入人民幣,從而建立起人民幣國際生態圈。”

  而建立生態圈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請進來”,一種是“走出去”。李小加解釋道,“請進來”就是人民幣在國內大幅度開放自己的市場,讓外國人在中國人民幣本地市場上,逐漸接受並習慣使用人民幣。“走出去”就是把中國的力量送出去,在境外促使大家對人民幣的接受、使用、交易、投資和得益。

  “‘請進來’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我們更關心的是 ‘走出去’”,李小加對《證券日報》記者説道,“‘請進來’我們已經通過滬港通的形式進行,並會進一步擴大滬港通,將來還會有深港通以及其他形式的互聯、互通。”而在“走出去”方面,他認為以大宗商品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載體最為合適。“因為中國在大宗商品上影響力巨大,我們自己本身就是大宗商品最大的生産國和消費國。那麼,大宗商品逐漸以人民幣計價,這樣可使自己的幣種、商品的需求結合在一起,最容易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並且,人民幣的國際化本身影響力的提高,反過頭來還可以使我們從大宗商品最大量的接受者逐漸會變成一個價格的製造者。”

  讓投資者參與差價交易

  期貨合約會把差價慢慢撫平

  11月19日,香港交易所業務發展主管韋嘉勳在新加坡一個會議上表示,為滿足機構投資者對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港交所計劃在2016年第一季度推出AH股溢價期貨合約。他表示,投資者一致急切地尋求足夠的風險管理工具,而港交所在AH股溢價期貨合約方面,得到不俗的回應。

  事實上,對於投資者在交易香港、中國的股票或者商品時會有什麼需求一直是港交所在思考的。而其中之一便是,A股和H股的價值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公司,在兩個市場上的價格也不相同,而雙方的股票又不能完全實行轉託管。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其他形式能讓投資者參加交易差價,這便是設計AH股溢價期貨合約的初衷。

  不過,李小加對《證券日報》記者説道,一個公司完全一樣的産品,有差價一定是市場上有效率不夠、有問題的地方,市場一定有這種動力去看能不能尋找差價最終回歸。“從方向上看,差價不可能越來越大,只可能越來越小。或者,差價縮小的速度並不如想像的快。所以我們設計這個産品,用市場的力量把很多問題加以解決。”

  “有人説,這樣A股是不是就 ‘掉’了?我覺得不要把A股的邏輯和感覺拿出來,好像股票市場一直往一個方向走,往上走高興,往下走不高興。正常人覺得股票往上走多漂亮,期貨倒著看舒服”。因此,李小加認為,投資者對於A股期貨認識和金融創新認識應該要有比較全面、比較深入、比較客觀的認識,而且能夠超越一定時間制約。

  對於合約是否能撫平差價,李小加表示無法確定多長時間能夠撫平,但該合約一定會幫助它慢慢撫平。“因為理論上來説這個差距是不可能越來越大的,而會是越來越小的。那麼,這樣一種産品會幫助它逐漸縮小。”

  同時,他談道,“既然不是一個完全同樣的産品,這兩個産品價格你認為一樣就是不一樣的,長期産品在這兒就可以長期成為一種讓大家套利的手段,使得應該合適的産品合在一起,一旦有不同因素分開時,又有機會去賺錢,期貨市場本身就是通過各種各樣杠桿的機會,逐漸把市場中間不應該存在的東西消除掉,消除掉有時候往上走高興往下走不高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