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央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不能過度放水

  • 發佈時間:2015-11-07 11:24: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繼續加強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各類影子銀行業務等風險領域的監測分析

  “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11月6日,央行發佈的今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步,根據內外部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完善中央銀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調節好流動性和市場利率水準,保持貨幣市場穩定。

  報告指出,當前PPI與CPI之間缺口較大。PPI連續40多個月處在負值區間,反映出傳統工業領域産能過剩矛盾仍比較突出,同時也在較大程度上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的影響,CPI漲幅保持低位正增長,反映出消費需求大體穩定,人工成本、服務業價格等具有一定剛性,與此同時房地産價格等還在上升,並有可能向其他領域傳導,物價運作呈現出更加複雜的結構化特徵。需要繼續觀察和分析物價形勢的發展變化,密切關注下一階段價格走勢,在應對上區別對待、抓住重點、多措並舉、統籌兼顧。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下一階段,央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鬆緊適度,適時預調微調,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根據內外部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完善中央銀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調節好流動性和市場利率水準,保持貨幣市場穩定。繼續引導商業銀行加強流動性和資産負債管理,合理安排資産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水準。繼續探索宏觀審慎管理的機制和手段,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繼續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落實好“定向降準”的相關措施,發揮好信貸政策支援再貸款、再貼現和抵押補充貸款政策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大對棚改、水利、中西部鐵路等領域的金融服務。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製造強國建設的支援,繼續做好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和船舶、流通、能源、科技、文化等重點領域改革發展的金融服務,加大對養老、健康等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援。進一步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報告》表示將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調控機制。進一步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內控制度,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準,繼續培育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不斷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健全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增強利率調控能力,理順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場乃至實體經濟傳導的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切實發揮好金融市場在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和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的作用。進一步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深化金融機構改革,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

  “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預警和評估體系,動態排查風險隱患,繼續加強對地方政府性債務、房地産市場、産能過剩行業、各類影子銀行業務、企業互保聯保等風險領域的監測分析,督促金融機構及有關方面做好各種情景下的應對預案。”央行強調,要強化交叉性、跨市場金融産品的風險監測和監管協調,按職責分工加強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進一步落實地方金融監管責任,及時防範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紮實做好存款保險制度的組織實施工作。採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