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審計署:保障房建設有的進展緩慢 有的數據造假

  • 發佈時間:2015-11-07 07: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世昕  責任編輯:田燕

  在審計署9月審計的民生資金帳單中,有141.76億元被指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這些資金涉及扶貧、養老、社保以及保障房等多個民生領域。

  今天,審計署有關負責人在分析這份審計清單時説,今年以來,審計署每月都對各地、各部門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的情況進行跟蹤審計,9月著力審計的是各地農林水、扶貧、社會保障與就業、城鄉社區事務、保障性安居工程、養老服務業等民生領域的476.78億元財政存量資金。

  審計發現的典型問題包括,內蒙古2014年區級示範性老年養護院項目資金近億元結存在賬面;重慶市本級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資金3.2億元使用效率不高;中央劃撥給河南的江河湖庫水系綜合整治專項資金1.2億元至今還在賬上沒動窩;2013年、2014年天津市民政局先後收到臨時救助項目中央轉移支付資金1086.9萬元、855.7萬元,但由於天津市不完全掌握需救助人員的具體數量,部分資金無法支出。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介紹説,從審計的情況看,影響財政資金有效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幾個方面:有的資金、任務安排與實際情況不符,或是預算已經作出安排,但是相關政策、辦法等未及時出臺,影響了資金及時使用;有的預算與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銜接不夠、與項目實施不協調等;有的項目申報因審批時間長、環節多等影響資金及時使用;還有的是錢到位了,項目卻準備不充分或設計不合理需要調整。

  保障房依然是此次民生資金審計中的重點。審計署指出,此次保障房審計,依然發現了保障房在建設進度、任務完成和建成分配3個方面存在問題。

  首先,部分地區的保障房建設進展緩慢。一些地區的棚戶區改造、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項目,由於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拆遷困難、項目調整等原因,存在未按時開工或進展緩慢的問題。

  其次,河北、遼寧等地區虛報工程開工(完工)量。部分保障性住房項目未能按計劃開工或完工,為應付上級部門考核,有的地區在僅開展前期工作、未達到開工或完工標準的情況下,虛報工程開工(完工)量。

  此外,湖北、江西等5個省的一些縣市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閒置,閒置的保障房共計5萬多套。

  除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外,審計署還指出一些中央部門在落實國務院的相關政策時力度不夠。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落實“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的具體方案,但相關細化政策並未按期出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