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我國全年就業目標提前實現 新增就業1066萬人

  • 發佈時間:2015-10-29 08: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3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9萬人。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全年就業目標提前實現,而且勞動者工資水準也有了穩步增長。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就業創業工作紮實推進,各省都陸續出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李忠表示,中西部地區結合産業轉移和新型城鎮化的實際需要,制定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首位,出臺了技師學院、特殊教育院校部分畢業生同等享受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文件和加強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服務文件,推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統籌做好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逐步推進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資訊公開工作。

  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9%

  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次“破7”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水準,整體來看運作平穩,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487774億元,同比增長6.9%,這個增速是2009第二季度以來首次跌破7%。

  對這個現象,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無論是從國際還是國內層面經濟的復蘇都是不及預期的。特別是國加息預期進一步強化,造成世界大宗商品價格、股市、匯市出現大幅動蕩,許多國家貨幣出現進一步貶值,這樣加大了中國出口的壓力。所以三季度我國的對外出口是-5.6%,降幅比二季度擴大了2.6個百分點,所以三駕馬車中出口的下行壓力是加大的。另外,主要是我國仍處在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傳統産業不僅在去庫存,而且在實實在在地去産能,鋼鐵、水泥、建材這些傳統産能過剩行業的增速都出現了下滑。

  盛來運認為,這些因素的疊加,加大了三季度經濟下行的壓力。

  十八屆五中全會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全會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三五”規劃中,關於經濟發展目標備受關注,不少機構都在預測,未來5年GDP增長目標究竟是定7%還是7.5%。李克強總理對此強調,必須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這就意味著“十三五”期間,中國要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的GDP。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改善過去粗放經營、唯GDP發展所帶來的諸多問題。

  前三季度已超額完成全年就業目標

  市場崗位需求大於求職人數

  在三季度經濟增速下行的情況下,並沒有影響我國整體的就業水準。

  李忠表示,鎮新增就業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失業率仍然保持較低水準。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066萬人,已經超額完成了全年1000萬人的目標任務。登記失業率4.05%,也低於4.5%的全年調控目標。

  他説:“市場供求基本平衡。據人社部對100個城市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數據調查顯示,三季度市場的求人倍率是1.09,表明市場崗位需求略大於求職人數。”另外,目前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也在平穩推進。

  針對“企業出現大規模裁員潮”的傳聞,李忠予以了否定。他介紹説,在經濟下行和結構調整中確實有一些企業出現崗位流失和減員現象,但總的來看,涉及範圍不大、人員分流平穩,未發現普遍性的裁員潮。出現崗位流失從行業上來看也集中在産能過剩、環境治理的重點行業上。

  李忠説:“外出務工農民沒有因為企業關閉而出現大規模返鄉,這也從一個側面佐證了當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國家重視高校畢業生創業

  2014年大學生創業總數達到47.8萬

  中國經濟網了解,今年4月份國務院專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部署進一步促進就業鼓勵創業,以穩就業惠民生助發展。

  《意見》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必須著力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創業和就業結合起來,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

  李忠對我國就業創業的政策做了進一步的介紹,他歸納了六個方面:一是降低創業門檻。包括簡化創業立項、審批和辦證的手續,為大學生創業開闢綠色通道,提供便利。二是加強創業培訓。我們通過編制專項培訓計劃,優先安排培訓資源,使有創業願望和培訓需求的大學生都能夠得到創業培訓。對於第四學年或者是畢業後從事創業培訓的大學生還可以提供創業培訓補貼。三是資金方面給予支援。對於創業大學生提供不超過10萬元額度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對於合夥經營或者組織起來創業的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一步提高額度,同時我們也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群團組織、天使投資人等以多種方式對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援。四是稅費減免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額度,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五是落戶政策支援。取消高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允許高校畢業生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這裡面直轄市情況特殊,按照有關規定來執行。六是提供創業服務。為創業大學生提供項目開發、開業指導、融資服務以及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同時我們也鼓勵各地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支援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為創業大學生提供較低成本的經營場所和孵化服務。

  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在工商部門新登記註冊大學生創業總數達到47.8萬人,比上年增加11.9萬人,增加的比例是33.3%,充分説明瞭政策發揮的效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