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城市公佈2015年預算結余 存量資金達235億
- 發佈時間:2015-08-03 17:36:49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一面是民生需求“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卻有大量資金“呼呼大睡”,如何盤活財政資金一直備受中央重視。
6月10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措施,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作用。
李克強總理在此次常務會議上強調,加快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堅決改變資金使用“碎片化”,提高使用效益,是“用足用活”積極財政政策的關鍵舉措。
全國有多少“躺在賬面”上“呼呼睡覺”的財政資金?哪些城市的財政資金存量大?又有什麼特點?
清華大學公共經濟、金融與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對2014年省會城市與計劃單列市公共預算開支及預算結余情況進行了統計。
課題組負責人俞喬表示,對於“躺在賬面”上的存量資金的定義並沒有定論,統計口徑也不一樣,為了能夠清楚地説明問題和減少爭議,本次統計採用狹義口徑,只針對2014年省會城市與計劃單列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轉到今年的結余為統計對象,即“四本賬”中的第一本賬,不包括基金預算、社保基金、國資等會涉及跨年度的預算支出。
“如果包括其他賬本,就可能産生較大的異議,因為有很多資金本來就不是一年能花完的,比如環境治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需要跨若干年度持續投入。”俞喬説。
36個城市中只有18個城市公佈2015年預算結余
18個城市的存量資金達235.42億元;
北京、上海、重慶均未公佈預算結余
根據公開數據,課題組對36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政府在2014年度的一般公共預算開支執行數和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中從上一年轉入的結余數進行了歸納。
簡單來講,2014年度的一般公共預算開支執行數代表政府去年該花的錢,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中從上一年轉入的結余數代表政府沒花完的錢,也可以近似地理解成“躺在賬面”上的存量資金。
經過課題組核查,36個城市中,大連、長春兩個城市的市政府沒有公佈一般公共預算開支執行數和預算結余數兩項統計數據。16個城市沒有公佈預算結余,其中包括北京、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已公開的城市中,公共預算開支執行數與預算結余數之比的均值為1.92%。
36個城市中有18個城市沒有公佈預算結余,其比例佔到一半,説明這部分城市沒有對外公佈其“躺在賬上”的資金到底有多少,其中三個直轄市北京、上海、重慶也未公佈。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對已公佈預算開支執行數和預算結余數的18個城市存量統計加總得出,2015年這18個城市有235.42億元沒有花完。
俞喬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和發達國家的剛性預算不同,中國的預算“有彈性”,從現有數據看,盈餘佔一般公共預算開支的2%左右。其中的原因很複雜,既有體制機制的原因,也存在技術因素,當然還有主觀方面的因素。
總理動真格,花不完收回去
對於“躺在賬上”的財政資金,李克強總理多次表示要將其盤活,提升財政資金利用效率。
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多次將盤活財政存量、提升財政資金利用效率確定為重要議題。今年2月,財政部還連發兩個文件,指導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門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目前各地已開展相關工作。
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還有一條被外界稱為“動了真格”的舉措,即對地區和部門結余資金及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一律收回統籌用於重點建設。不足兩年的結轉資金,要加快預算執行,也可按規定用於其他急需領域。從2016年起,對上年末財政存量資金較大的地區和部門,適當壓縮下年財政預算規模。
也就是説,今後對那些長期趴在財政賬戶上不動的結轉資金,將一律收回。這一方面可以倒逼相關專項建設的落實進度,另一方面則可大大促進將財政的錢花在刀刃上。這在當前整體經濟下行、財政增收速度放緩的背景下,其改革增量意義不言而喻。
6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對統籌協調預算編制和執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善之措:各級財政要嚴格控制代編預算,確需代編的事項要在當年6月30日前下達。其中最具突破性意義的是,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在水利、社保等領域開展滾動財政規劃試點。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對於提升預算的科學性,削弱地方層面“突擊花錢”的動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俞喬表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躺在賬上”的存量資金問題,下一步應該進一步改進預算制度。關鍵是財稅體制的改革,理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而且,要認清預算的“以財控政”的本質,建立與健全真正的立法機關問責制,通過人大這一最高權力機構對政府行為問責,形成剛性約束。此外,要加大財政資訊公開的力度,形成第三方和媒體的社會監督體系。從而將閒置資金用好用活,充實到民生保障和社會所需的公共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