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向松祚:偉大公司不應被“華爾街”牽著鼻子走

  • 發佈時間:2015-08-03 14:05: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很久沒有寫有關公司商業模式、財務分析和市值管理的文章了。多年前自己曾經參與企業經營活動,關心具體企業的商業模式、經營戰略、財務和市值。後來我的研究日益宏觀化,側重國際貨幣體系、貨幣政策和整個人類經濟體系的歷史演變,話題越來越不接“地氣”。一般企業的消息,我沒有那麼詳細去關注。

  今日技癢,捲土重來,源自百度公司2015年二季度財報發表之後,股價應聲大幅下降,市場譁然,議論紛紛。華爾街銀行界的朋友幾次電話,希望我談談看法,甚至聯繫到整個中國經濟和近期中國股市劇烈震蕩,詢問我是不是中國經濟“真的出大問題了”,投機客集體“唱衰”+“做空”,百度股價遭受了池魚之災?還有來自某家海外投資基金的經理希望和我面談諮詢,説百度股價和近期中國概念股以及中國大陸股市的“慘澹表現”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沒有成功?經濟增速將持續乃至快速下滑?中國經濟到底能否避免硬著陸?百度身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亦是全球最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其搜索引擎業務在中國佔據絕對壟斷地位,廣告收入佔公司收入和利潤主要部分,百度利潤和利潤率下降是否意味著中國企業廣告投入持續下降、消費需求持續不振、從而反映了整體經濟運作不佳?

  如此種種問題,有趣而重要。有趣的是一家公司股價短暫下跌引起如此眾多疑問和關聯問題,見證了百度公司本身的影響力,也見證了中國經濟表現對全球金融市場非同小可。重要的是百度股價下降引發對中國經濟轉型的深層次關注。問題有趣而重要,我就忍不住要漫談一點兒感想。

  某種程度上可以説,百度的商業模式轉型就是中國經濟“新常態”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按照百度CEO李彥宏自己的説法,百度戰略轉型的主要舉措就是大舉投資和整合O2O(生活服務類電商)業務,憑藉百度搜索、百度地圖、人工智慧、大數據等諸多領先優勢,決心成為中國最主要的O2O服務提供商,搶佔快速增長、很快將達數千億元的O2O市場,改變收入和利潤過度依賴搜索引擎廣告業務,從而實現再造百度公司的目標。

  依我膚淺的理解,O2O是中國消費轉型升級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網際網路科技和網際網路思維改造傳統消費模式的關鍵性商業模式,也是我國政府倡導“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説,百度業務模式的轉型和再造是大勢所趨,是因勢利導和順勢而為,是完全正確的戰略選擇。投資者不應該拋售股票投反對票否,而應該大量增持股票投贊成票。

  這就牽涉到一個遠為深刻和重要的問題。任何公司的上市都是一把雙刃劍。很多(可能是所有)上市公司老闆或CEO都經受過公司上市之後的痛苦煎熬,主要就是如何説服投資者相信自己的戰略決策,公司進行深刻戰略轉型之時,煎熬尤其痛苦。如果CEO的戰略決策不符合投資者的預期,股價肯定大幅和持續下挫。股價大幅和持續下挫可能會損害公司形象,增加公司籌資成本,加大公司融資難度,從而嚴重制約公司戰略轉型的順利進行。如果公司CEO迎合投資者短期利好需求、放棄戰略轉型和再造公司的宏圖大略,就可能喪失戰略轉型的最佳時機,最終導致公司失敗乃至徹底消亡。這樣的例子歷史上屢見不鮮。

  由此出現一個決策悖論。公司創始人、CEO和董事會究竟應該如何應對投資者希望股價不斷高漲的訴求?如何面對股東壓力保持定力堅持轉型?幾週前,通用電氣公司(GE)現任CEO伊美爾特先生做客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對話節目,暢談他就任通用電氣CEO十多年來如何再造GE,筆者有幸參與對話學習,感觸良多。對話之中,伊美爾特談到GE戰略轉型和公司股價的關係。他的一番話令人印象深刻。伊美爾特説,作為CEO,我必須為股東創造價值,肯定關心公司股價,然而,我知道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最佳辦法不是天天為公司股價漲落操心,而是要致力將公司打造成為具有獨特技術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偉大公司。如果因為公司股價短期波動而分散精力,甚至為此改變自己深思熟慮做出的戰略決策,那才是對投資者真正不負責任的行為。2013年,伊美爾特向GE所有股東宣佈,他決定賣掉GE幾乎全部金融服務業務,集中精力發展航太航空、醫療器械、化工和石油天然氣技術,集中精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全力將GE打造為全球“再工業化”時代的領袖企業。

  輝煌歷史長達近140年的GE,無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之一,它始終引領全球工業科技創新潮流,傲視群雄,讓同行高山仰止,五體投地。GE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偉大的公司不應該被“華爾街”(這裡的華爾街代表所有資本市場的股東短期訴求)牽著鼻子走,偉大的公司應該具有偉大理想,應該特立獨行,我行我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只有如此堅持,才能最終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才能最終贏得股東的最大尊重。所以,我欣賞百度CEO李彥宏的一番話。他説:“華爾街在想什麼,投資者在想什麼,對我來説並不特別重要。我不會每天關注自己的股價,只要把工作做好,股票自己會照顧自己。”。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當今世界能夠不被“華爾街”牽著鼻子走的企業家越來越少,原因是人類經濟體系已經演變成為全球金融資本主義,這是人類經濟一個非常不幸的發展和演化。在全球金融資本主義時代裏,企業的經營目標已經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市值最大化了。不久前筆者出版新書《新資本論》,副標題就是“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興起、危機和救贖”,全書主題之一就是闡述市值最大化理念主導下的全球經濟和金融新格局。縱觀今日全球經濟,市值最大化理念已經被推向極端,越來越多的企業單純盲目追求市值最大化,信奉市值就是一切,市值成為衡量企業成功的最重要標準。好多企業為了推高股價和市值不擇手段,製造故事、編造新聞、篡改財務、操控股價、內幕交易。結果是企業股價和市值的虛擬泡沫越吹越大,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卻空空如也,最終受害者不僅僅是股票投資者,而是整個國家經濟和創新活力。最近中國大陸股市的大起大落與盲目的市值最大化理念也有密切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企業家掙脫“華爾街”股市遊戲規則的束縛、拋棄股價和市值最大化的誘惑、全副身心集中精力發展真正能夠屹立世界傲視群雄的核心競爭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作者:向松祚係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