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克強首提中拉“四大支柱”蘊含何深意
- 發佈時間:2015-05-30 09:18:19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劉波
當地時間5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聯合國拉美經委會發表演講。
在聯合國拉美經委會這樣一個充滿歷史感的場所,李克強總理髮表的演講開啟了“新的中拉時刻”。
當地時間5月25日,李克強在這裡發表演講時説,中國願和拉美深化合作,互學互鑒,共同開創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新征程。雙方應著力打造四大支柱,即鞏固傳統友好和政治互信、推動經貿合作提質升級、多措並舉推進人文交流、完善和創新整體合作機制。
這是繼中拉産能合作“3×3”新模式後,李克強出訪拉美第二個“首次提出”的新理念。如果説“3×3”新模式構成理解總理拉美之行的鑰匙,那麼“四大支柱”就是中拉友好合作發展的基石。
李克強總理為何提出這四大支柱,它們之間相互關係如何,人民網就此專訪了相關專家。
“四大支柱”助力中拉關係質的飛躍
李克強總理為何要提出著力打造中拉關係“四大支柱”?答案可以在他的演講稿中找到。李克強指出,他在中巴工商界峰會閉幕式上講過,拉美地區是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基石,是全球繁榮與增長的新興力量,是人類包容相處、和諧共生的傑出代表。一句話,進入新世紀的拉美,已成為全球格局中一個不斷崛起的“新高地”。
一個是“新高地”,另一個則是世界主要新興經濟體之一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雙方共同面臨的現實是:當前,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調整之中,復蘇進程曲折艱難,各國為應對經濟總體下行壓力,需要發揮互補優勢,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中拉合作真是恰逢其時、一舉多得。
答案也可以從歷史尋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珍對人民網記者説,過去我國與拉美的經濟合作主要局限于能源原料等初級産品的進出口。但隨著雙方的經濟發展,這一舊模式很難適應新的形勢變化,中拉合作發展必須有新思路和新動能。
李克強總理給出的“良方”就是“四大支柱”。他此次出訪也一直在身體力行地推動“四大支柱”的打造——
在巴西,他乘坐中國製造的輪渡、地鐵,參觀中國製造裝備展,這既是為中國裝備“站臺”,更是推動“經貿合作提質升級”。
在哥倫比亞,他與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在波哥大共同出席兩國文化部門舉辦的中國—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討會,親自推動“多措並舉推進人文交流”這一支柱的搭建。
在秘魯,李克強對秘魯文化界人士説“我們是‘老鄉’”,以此“鞏固傳統友好和政治互信”。
在智利,他前腳談合作,部長後腳就抓落實,真真正正把“完善和創新整體合作機制”落在實處。
王珍對記者表示,李克強總理關於“四大支柱”的提出和闡釋是對中拉合作前景的具體化、形象化的規劃,是未來中拉合作交流的主要方向,只有落實這四大支柱,才能推進中拉關係持續、快速、有效地向新的水準發展。
“四大支柱”互相依託,缺一不可
如果把四大支柱分解為四個關鍵詞,你就會發現他們之間的緊密關係。按照王珍的解讀,鞏固傳統友好和政治互信是基礎,推動經貿合作提質升級是重點,多措並舉推進人文交流是亮點,完善和創新整體合作機制是保障。
“這四大支柱互相聯繫、互相依託、缺一不可,只有推動它們齊頭並進,才能推動拉美關係向新一台階穩步邁進。”曾經擔任中國駐烏拉圭和委內瑞拉的前大使王珍表示。
基礎、重點、亮點和保證——看懂它們之間的關係了嗎?如同兩個人交朋友,互不了解、互不信任顯然只能“話不投機半句多”。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認為,中拉友好歷史源遠流長,近幾年高層互訪頻繁、民間往來友好,這也為合作友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了基礎,接下來就要談合作。而總理所提出的這種合作方式可不是談筆生意、聊個項目那麼簡單,而是推動經貿合作提質升級。如何升級?奧妙在中拉産能合作“3×3”新模式中。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新模式雖然是針對産能合作而量身打造,但對整個中拉之間的貿易合作,都有著理念上的指導意義。
而更進一步,“多措並舉推進人文交流”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徐世澄注意到,此次總理出訪特別強調中拉之間的文明溝通、文化交流。他告訴人民網記者,雙方人民如果能夠建立起心靈上的溝通與認知,那麼其他方面的交流也必將得到順理成章的推進。
最後是保障。基礎有了、合作談了,心靈交流了——這一切都得有良好的合作機制進行保障,比如合作怎麼談,為人文交流搭建什麼樣的平臺?“完善和創新整體合作機制”的作用就凸現出來了。
王珍預測,中拉合作機制的建設需要中拉各國的協商和建設,保證整個合作機制的運轉,這可能會是今後幾年的工作重點。
“總理此次拉美行是開拓新合作領域的創新之訪。”王珍指出。
如今,李克強擔任總理後的首次拉美之行已圓滿結束,但對於中拉關係而言,由“四大支柱”支撐的新局面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