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城投債發行環比銳減超9成 政府融資平臺謝幕在即

  • 發佈時間:2015-01-13 07:28: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融資平臺消亡的步伐比想像中來得迅速。2015年開始近半月,城投債僅發行4隻,規模共計47億元,環比上月銳減超9成,甚至不及2014年月均發債近1500億元的零頭。與此同時,銀行貸款、信託等平臺融資方式也風光不再、日漸式微。專家預計2015年政府參與投資類項目投融資需求超8萬億,將通過PPP和地方政府發債解決,政府融資平臺謝幕在即。

  冷 清 發行銳減幾近“絕跡”

  Wind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日,自2014年12月份以來,城投債發行僅60隻,發行規模為776億元。其中,12月全月共發行56隻,規模為729億元。相比去年11月份的123隻、1169.2億元的市場規模,發行量基本“腰斬”。而2015年近半個月以來,城投債的發行更是幾近“絕跡”。兩周僅發行4隻,規模僅為47億元。

  在發債類型上,企業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定向工具發行量均出現大幅放量下跌趨勢。其中企業債和定向工具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開張”。在資金投向方面,去年12月份以來,整個城投債呈現出向公共事業、運輸等行業傾斜的特點。12月城投債的投向行業中,對運輸和公共事業的支援額度有所增加,對多元金融、建築工程和地産行業的支援力度有所減弱。

  和一級市場發行的冷清相比,二級市場同樣遭遇“滑鐵盧”。一直以來,城投債因為有地方政府的背書,經常作為信用債市場的“寵兒”備受追捧,收益率下行也“根本停不下來”。自去年11月下旬開始,特別是在12月中上旬,城投債幾乎一夜之間淪為“棄兒”。中債收益率曲線顯示,雖然去年12月下旬至今城投債收益率跟隨債市企穩有所修復,但仍較去年11月的低點整體反彈近百基點。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坦言,除了年末資金面趨緊、股市上漲分流等導致去年末債市整體回調的因素外,最主要還是受監管政策面影響。“比如,中證登在2014年12月8日發文提升企業債質押門檻,部分城投債馬上或即將喪失質押資格,導致其流動性溢價重估提前展開。這期間部分城投債收益率曾出現短期近百基點的反彈。”該券商人士表示。

  失 寵 地方政府不再兜底

  國務院43號文出臺以後,財政部發佈了《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截至2014年底的存量債務餘額應在2015年1月5日前上報。機構由此擔心,未來地方債務甄別完成後,未被甄別為政府債務的城投債將失去政府隱性擔保,從而面臨信用重估風險。業內人士表示,這才是城投債幾乎成為市場“棄兒”的根本原因。

  2014年12月15日,烏魯木齊市財政局網站公告稱,該局決定撤銷將“14烏國投債”納入政府專項債務的決定。常州市天寧區財政局在一份説明中將“14天寧債”納入政府債務,但是次日天寧區財政局突然發佈更正函,稱該項債券不屬於政府性債務,政府不承擔償還責任,應由常州天寧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天寧建設)自行承擔債務管理和償還責任。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城投債發行萎縮無疑受到此前江蘇和新疆兩起城投債風波的影響。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對地方政府融資體制的改革還將繼續抑制城投債的發行,給基建投融資帶來不利影響。“雖然上報存量餘額對城投債市場的影響現在還無法判斷,但這與去年12月以來多個地方政府相繼取消債券擔保事件結合在一起,引發了市場對城投債市場的擔憂。同時發改委對企業債審批的條件提高和節奏放緩,導致城投債發行門檻不斷提高。”徐高表示。

  “在2015年1月5日前完成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上報之後,城投債在某種意義上就已經消失了。”上述券商人士坦言。他認為,這絕非表明地方平臺公司完全失去發債融資功能,比如該平臺公司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信用發行企業債。“當然,失去了政府的‘兜底’,這些企業債不管在一級市場的發行成本和二級市場的歡迎度方面要大打折扣。更何況,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在企業債發行審批方面,其發債門檻更加‘苛刻’”。

  對此,此前一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安徽某城投人士深有體會。“按以前慣例,遇到這樣的情況,平臺公司會想到銀行、信託等其他融資方式,因為在債務扎堆的情況下,‘借新還舊’比變賣資産等其他籌資方式要有效得多。”該城投人士説。“但是今年來看,通過銀行貸款和信託融資也不太順利。銀行和信託公司都很注重融資方的風險評級和擔保狀況。”該券商人士表示。他透露,近期國務院43號文及財政部存量債務處置細則等相關政策的出臺,讓“城投牌照”比起先前大打折扣。

  以信託為例,用益信託網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地方平臺以信託方式為基建項目融資量現遞減趨勢。其中7、8、9、10月份,基礎産業類(集合)發行規模分別為260.88億元、207.42億元、195.74億元、186.09億元,發行規模處於下滑通道中。

  突 圍 仍需依靠PPP模式

  “預計2015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不低於20%,我國基礎設施投資額將達13.55萬億元左右,其中市場化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額為4.99萬億元,政府參與投資類項目投資額約8.57萬億元。”中債資信公共機構首席分析師霍志輝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8萬多億政府參與的投融資需求,錢從何來?路在何方?“下一步一方面發政府債券,另一方面大力推進PPP,作為補緩措施。”財政部財科所金融室主任趙全厚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霍志輝表示,存量地方政府性債務再融資資金,在地方政府發債資金不足時,將到期存量債務置換為10年以上長期債務或允許融資平臺進行債務週轉。對新增基礎設施融資資金原則上通過PPP和地方政府發債解決,剝離融資平臺融資職能。長期看,大力發展和培育地方政府債券市場,擴大地方政府發債規模,著力推廣PPP模式,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場機構三方共同消化存量地方債的機制。

  “此次地方政府性債務甄別之後,地方政府將通過發行政府債券對存量債務進行置換,用以置換現有存量政府債務的政府債券利率會顯著低於融資平臺發行的城投債,期限也會更長一些,至於置換債券的規模還未可知。”趙全厚表示。

  事實上,無論是財政人士還是市場人士,大多認為政府發債置換的規模是有限的,缺的幾萬億融資,最終還是要依靠PPP模式。“今年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空間會進一步壓縮。但是PPP模式中,國有資本進入比例不會小,融資總量不會有太大影響。”趙全厚認為。

  不過仍有不少觀點認為PPP還處於初步探索階段,難免存在困難和問題。一些地方財政系統人士曾對記者表示,雖然要積極推進PPP,但究竟具體如何實施還是一團霧水,此外民間資本雖然興致高,但大多仍持觀望態度。

  對此,趙全厚認為,從上到下的各類PPP培訓有助於地方財政逐漸找到方向。此外,他還表示:“PPP中的社會資本有兩類,一類是民間資本,另一類是國有資本。即使民營資本進入有些猶豫或者有些難度,至少可以肯定明年將有不少國有資本作為社會資本參與PPP。國有資本不僅考慮盈利,還要考慮社會效應,加上地方政府推動PPP發展的熱情很高,所以明年應該有不少戰績。”

  儘管如此,霍志輝認為,扣除社會資本投資、PPP、財政資金、地方政府發債資金後,2015年新增基礎設施項目仍存在2萬億元左右資金缺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