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自主品牌迎政策"強心針" 節能補貼有望本月恢復

  • 發佈時間:2014-08-21 07: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已斷檔快一年的節能環保補貼或將於近期恢復。

  日前,相關汽車企業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一補貼很可能將於本月底恢復,補貼金額仍為3000元。”

  早在去年9月,《關於開展1.6升及以下節能環保汽車推廣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經出臺,然而近一年來,由於沒有車型目錄,導致這一政策一直未能落地。

  對此,來自行業協會的相關責任人向記者表示,節能環保汽車目錄在7月已制定完成,其中有很多自主品牌車型,這對於自主品牌的發展將是利好消息。

  目前,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已連續11個月下滑,節能補貼政策的恢復,很可能將助推自主品牌車的發展,進而成為自主品牌打響翻身仗的一個重要契機。

  補貼金額或仍為3000元

  2013年9月30日,《通知》正式出臺,並指出從2013年10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國實施1.6升及以下節能環保汽車推廣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此類車型將給予一次性3000元定額補助。然而,這一政策公佈之後,節能環保汽車目錄遲遲沒有出臺,致使這一政策一直未能落地。

  日前,相關汽車企業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一補貼很可能將於本月底恢復,補貼金額仍為3000元”,應該在8月底或者9月初正式對外公佈。

  早在4年前,汽車節能惠民補貼政策便開始啟動,實施多年來,補貼車輛的油耗標準不斷提升。

  2010年5月底,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發佈《“節能産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節》指出,排量在1.6L以下的車型將享受節能補貼,但首要條件是百公里油耗低於6.9L。

  2011年10月,汽車節能補貼政策延續,補貼車型標準提高,百公里油耗從此前的6.9L降低至6.3L。2012年5月,國家決定再安排財政補貼60億元支援推廣1.6L及以下排量的節能汽車。“截至去年9月底,這60億元財政資金已經用完,因此在去年9月30日這一補貼政策也正式暫停。”一位自主品牌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這一輪補貼暫停當日,《通知》便正式公佈,油耗標準從6.3L降低到了最高限值5.9L。

  雖然此前有評論稱,由於自主品牌汽車油耗相對較高,能夠享受補貼的車型寥寥無幾,但上述協會負責人表示:“在節能補貼目錄中,依然將包含不少自主品牌車型,這對於自主品牌發展將是一個利好消息。”

  自主品牌瞄準5.9L佈局新車

  面對節能補貼政策帶來的機會,不少自主品牌車企已開始佈局這一市場。

  日前,東風風神A30正式下線,東風乘用車總經理李春榮告訴記者:“這款車的百公里油耗最低可以做到5.9L,完全可以滿足我國最新的節能環保汽車補貼標準。”這對於該類車型的銷售將是一個利好。

  同時,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車企也在加速打造能夠進入節能環保汽車目錄的車型。近日,吉利新帝豪EC7正式上市,根據吉利官方公佈的數據,這款車的整備品質為1255Kg~1321Kg,公佈的百公里油耗為5.7L~5.9L。根據《通知》,整車整備品質大於1205Kg,擁有兩排以及以下座椅的車輛,百公里油耗為5.9L以下的車型,將享受3000元的節能補貼。

  同時,今年以來一直以SUV車作為銷量支柱的奇瑞,今年下半年A0級車型艾瑞澤3將正式上市。根據目前媒體披露的資訊,這款車將搭載1.5L發動機,百公里油耗很可能為5.9L。

  一直專注于SUV領域的長城汽車也不例外。一位接近長城汽車的消息人士透露:“針對這一政策利好,目前該企業也在做相關準備。”

  為了降低油耗標準,很多企業還使用渦輪增壓等節能減排技術。此前,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要想節油、降低排放,一定要用渦輪增壓技術、缸內直噴技術。如果是兩者結合起來,那就更厲害。”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隨著這一政策的發佈,將會有更多自主品牌推出符合條件的車型,這很可能將緩解自主品牌目前的市場壓力。”

  近年來,我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持續下滑,轎車更加明顯。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已連續11個月下滑。7月自主乘用車市場佔有率下滑0.6個百分點至34.6%,今年前7月下降3.1個百分點。

  今年7月,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佔有率下降5.6個百分點至17.7%,1~7月下降5.4個百分點,下滑幅度明顯高於自主品牌乘用車。

  然而,合資品牌也看到了這一政策利好,相繼發佈了一系列車型。今年7月上市的飛度,就有部分車型將享受到節能環保補貼。

  一位廣汽豐田經銷商表示:“雖然我們旗下的大多數車型都不滿足節能環保補貼標準,但在政策恢復後,為了增加車型的競爭力,汽車企業很可能自掏腰包為車型補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