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報告顯示上海引領長江經濟帶城市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3-18 09:00: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韋柳  責任編輯:王斌

  通過對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品質效益、城市功能、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及社會保障等六個維度進行分析,上海以總指數56.29排名“長江經濟帶城市轉型發展指數”第一位。

  由上海産業轉型發展研究院編制的國內首個“長江經濟帶城市轉型發展指數報告”17日在上海發佈。

  上海産業轉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周罡介紹,本次指數選取了長江經濟帶地級市以上的城市,從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品質效益、城市功能、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及社會保障等六個維度進行分析,最終排出了前30位的指標。

  據介紹,長江經濟帶橫貫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11個省(市),囊括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人口和經濟總量超全國四成。

  當天發佈的指數報告顯示,長江經濟帶城市轉型發展總指數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武漢、蘇州、無錫、杭州、南京、寧波、成都、常州、長沙。江浙滬一帶入圍數量佔到七成。從具體分數看,上海與排名第二的武漢拉開差距較大,上海總指數達到56.29,武漢總指數僅為35.41。

  就分指數而言,上海在6個分指數中有5個排在第一,只有科技創新指數屈居南京之後,排名第二。

  上海産業轉型發展研究院經濟統計研究所所長柯蓉解釋,科技創新指數有5個評判指標,分別是每萬人專利數、每萬人教師數量、每萬人高校學生數、每萬人中等職業教育人數、每萬人圖書館藏書。“近年來南京高校發展很快,專利數也比較多,而且人口比上海少,均攤到每萬人後指標就上去了。”為何選擇這5個指標?柯蓉表示,一些城市在某些指標數據上並不完整,一旦有城市缺少某個指標,為公平起見,就只能放棄比較。

  在這份指數報告中可以看出,如浙江省溫州市、台州市等産業比較多元化、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好的地方,結構調整指數也相對較高。並且,産業結構的優化反過來促進了地區經濟穩定快速發展。周罡表示,這個指數可幫助長江經濟帶各城市通過縱向、橫向的比較,看到兄弟城市的長處,發現自身的“短板”,從而明確下一步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鬱鴻勝在最後的點評中表示,長江經濟帶三個城市群,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路徑和重點。長江三角洲各城市合作的基礎是制度合作,發展重點應是江海聯運,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關鍵是佈局體系和世界製造業轉移,成渝城市群的關鍵則是環境和生態問題。(完)

長江經濟帶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峽水利 8.83 5.12%
2 渝 開 發 6.93 4.68%
3 合肥城建 18.60 3.33%
4 華新水泥 15.23 2.21%
5 重慶港九 6.00 1.1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江投資 12.41 -1.90%
2 皖通高速 9.43 -1.05%
3 南 京 港 11.25 -0.97%
4 江西長運 8.22 -0.96%
5 巴安水務 7.76 -0.7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