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養老保險將銜接 提升農民工參加社保比例

  • 發佈時間:2016-03-06 08:50: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備受各方關注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

  這份長達148頁、歷次篇幅最長的五年規劃綱要共計20篇、80章,新發展理念貫穿于各個章節。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必須貫穿于“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

  經濟

  創業發展

  五年內推進房産稅立法

  “十三五”規劃綱要首先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建設創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推進眾創眾包眾扶眾籌。

  針對企業發展政策,綱要明確建立現代稅收制度,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全面實施營改增,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征範圍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完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企業孵化等稅收優惠政策。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在項目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視同仁。規範公路收費行為,降低企業物流成本。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加快鋼鐵、煤炭等行業過剩産能退出,妥善做好人員安置等工作。

  在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方面,規劃綱要明確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制定外資基礎性法律,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品質。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逐步構築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比重達到16%以上。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協同發展

  京津冀細顆粒物濃度下降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努力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大力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援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健全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規劃綱要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也提出具體要求,高水準建設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推進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北京重點發展知識經濟、服務經濟、綠色經濟,加快構建高精尖産業結構。天津優化發展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和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河北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重點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産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細顆粒物濃度下降25%以上。實現養老保險在三省市間的順利銜接,推動社會保險協同發展。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推動長江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東中西部互動合作,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規劃綱要草案明確,要扶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支援力度,實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援計劃。

  未來五年我國要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維護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民生服務

  高檔消費納入消費稅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用水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滿足多樣化公共服務需求,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縮小收入差距,正確處理公平和效率關係,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規範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調整優化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縮小全社會收入差距。完善初次分配製度,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體系,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將一些高檔消費品和高消費行為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保護合法收入,規範隱性收入,遏制以權力行政壟斷等非市場因素獲取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堅持全民覆蓋、保障適度、權責清晰、運作高效,穩步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和水準,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保險體系,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支援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建立家庭養老支援政策,做好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完善兒童收養制度。加強優撫安置工作。支援專業社會工作和慈善事業發展,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機制。

  合作發展

  支援港澳確立新經濟地位

  深化內地與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的合作發展。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支援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支援香港建設亞太區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支援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支援港澳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

  堅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鼓勵兩岸企業相互持股、合作創新、共創品牌、共拓市場。加強兩岸人文社會交流,擴大兩岸高校學歷互認範圍。

  安全

  加強反恐怖專業力量建設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加快軍事立法,建立國家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民融合領導機構。加快軍民通用標準化體系建設,在海洋、太空、網路空間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和舉措,打造一批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加強武警部隊建設,加強對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和相關政策制度。增強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綜合實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加快向南發展,充分發揮維穩戍邊功能。

  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地區聯合工作機制,依法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加強反恐怖專業力量建設。促進司法公正,加強監獄、強制戒毒、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司法鑒定等設施建設。強化權力運作制約和監督,剷除權力腐敗溫床。

  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建立針對各類投融資行為的功能監管和保護金融消費合法權益的行為監管框架,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推動民間融資陽光化,規範小額貸款、融資擔保機構等發展。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強化資訊安全保障,統籌網路安全資訊化發展,完善國家網路安全保障體系,保障國家資訊安全。加強數據資源安全保護,科學實施網路空間治理,全面保障重要資訊系統安全。

  針對生活領域的熱點問題,規劃綱要草案也提出具體措施,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産品品質安全全過程監管體系。加強個人數據保護,嚴厲打擊非法洩露和出賣個人數據行為。

  ?養老

  促進健康養老等大宗消費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堅持需求引領、供給創新,提高供給品質和效率,激活和釋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費與投資良性互動、需求升級與供給升級協調共進的高效迴圈,增強發展新動能。促進消費升級,支援資訊、綠色、時尚品質等新型消費,穩步促進住房、汽車和健康養老等大宗消費。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以人口戰略、生育政策、就業制度、養老服務、社保體系、健康保障、人才培養、環境支援、社會參與等為支撐的人口老齡化應對體系,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支援面向失能老年人的養老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建設。加快全國有線電視網路整合和智慧化建設,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

  ?環境

  展開全國第二次污染普查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堅持減緩與適應並重,主動控制碳排放,落實減排承諾,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改善生態環境,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推進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建設現代能源體系,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著力推動能源生産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構建現代能源儲運網路,積極構建智慧能源系統。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

  要強化水安全保障,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路,推進水資源科學開發、合理調配、節約使用、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完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對水資源短缺地區實行更嚴格的産業準入、取用水定額控制。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

  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25%,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展開全國第二次污染普查,全國總排放量下降10%以上。

  建立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實時線上環境監測監控系統,推進環境保護大數據建設。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實施土壤污染分類分級防治。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

  就業

  提升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比例

  規劃綱要草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人才發展為支撐,提出要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構建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提高人才品質,優化人才結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建設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培養一批講政治、懂專業、善管理、有國際視野的黨政人才。完善工資、醫療待遇、職稱評定、養老保障等激勵政策。開展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人才交流和對口支援。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實名制動態管理和分類幫扶,做好“零就業”家庭幫扶工作。大幅提升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參加社會保險比例。實施社會保障卡工程,持卡人口覆蓋率達到9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