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廣東十三五規劃: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發佈時間:2015-11-27 13:22:0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朱文彬  責任編輯:王斌

  廣東十三五規劃建議: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確立2018年為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年,力爭提前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省小康指數達到97%以上。”作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廣東省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提出了“跳起來摘蘋果”的新五年目標。

  11月26日,為期兩天的廣東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閉幕,會議通過審議了《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十三五”期間廣東省經濟社會主要目標任務,即“一個率先、四個基本”。

  其中,“一個率先”是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四個基本”就是基本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産業新體系、基本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從體制創新、動力轉換、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等方面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在提出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等五大發展理念中,廣東將共用經濟擺在了更為突出的位置。

  作為中國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城鄉二元化結構一直是制約著廣東長遠發展的重要障礙。目前廣東雖然已經基本消除了絕對貧困,但相對貧困問題依然存在。按照廣東省現行扶貧標準,還有180萬左右貧困人口,仍有1個市、11個縣的農民每人平均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準。不過,粵東西北貧困地區的欠發達或將成為廣東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於補齊“短板”。對於廣東來説,“突出短板在粵東西北地區、民生社會事業和貧困人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是補短板。

  在即將過去的“十二五”期間,廣東的短板指標已經從2012年的10個減少為5個。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説明,廣東的GDP指數、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指數、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社會安全指數、城鄉居民家庭每人平均住房面積達標率等提高很快。

  胡春華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於“全面”,更重要且更難做到的也是“全面”,必須要補齊粵東西北地區發展的短板,加大珠三角對口幫扶粵東西北地區的力度,推動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實現新突破;要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短板,著力保障基本民生,切實保障底線民生,紮實辦好民生實事,使民生社會事業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要補齊扶貧開發的短板,確保“十三五”末廣東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補齊短板必須把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説,廣東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對此,朱小丹開出了“藥方”: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要按照五大發展新理念,打好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的“組合拳”。建設與珠三角緊密銜接的特色産業體系,搶抓“網際網路+”機遇促進資訊化加快發展,突出抓好戶籍人口城鎮化,以城鄉一體化支撐農業現代化,紮實推進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生態建設,促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

  不過,朱小丹指出,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要避免走盲目投資擴張、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子,不能搞重復建設、低端産業與過剩産能,要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引領,堅持以品質效益為中心,堅持以優化增量和調整存量為著力點,真正走出一條行穩致遠的振興發展之路。

  “今後三年,要把共用水準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高標準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促進就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均衡發展,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使全省城鄉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達到全面小康水準。” 朱小丹在廣東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第十四組分組討論間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