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生産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戶籍改革排名靠前

  • 發佈時間:2015-11-25 07:15: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催生環保、養老、醫療等新業態

  “十三五”生産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戶籍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排名靠前

  記者多方了解獲悉,為培育發展經濟增長新動力,“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産要素市場化改革進程有望全面提速,進而通過打造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引擎”,促進新技術誕生,推動環保、養老、醫療、金融等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轉換 形成人力資本優勢

  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為了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在當前這一增長動力轉換階段,這就需要重點培育發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對於培育發展新動力,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稿)中,第一個提到的就是要“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十多年來,我國土地、資金、人工、技術、管理等生産要素價格大幅上漲,再加上稅收、行政等成本,已經使企業不堪重負。如何通過深化改革,解除要素供給抑制、降低要素供給成本、提高供給效率,已經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這涉及一系列改革,但是在當前老齡化大背景下,有利於增加勞動供給的改革可能更為迫切。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平表示,當人口紅利耗盡及物質資本再生産速度放緩時,支援經濟新常態的要素也相應發生變化,此時,物質資本再生産應該讓位於人力資本再生産。

  加快形成人力資本新優勢,需要推進教育、科研等一系列改革,但是見效更快的可能還是戶籍改革和行政事業單位改革。11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以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據“十三五”規劃專家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測算,在未來城鎮化減速的背景下,充分成功的戶籍制度改革有望提升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1到2個百分點。

  此次常務會議同時確定,“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該轉企的儘快轉企”。隨後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其他要素改革同樣將快速推進。10月中旬,《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發佈。另據了解,《全面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大概率在今年出臺。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表示,建議稿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未來可能會更多側重於一些基礎性的體制機制改革,比如産權制度改革、國企改革、金融和財稅制度改革等。

  升級 推動新産業新業態

  生産要素改革是培育發展新動力的基礎,然而要推動産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工作,一個是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第二個是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可以説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就是我們在致力推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李克強總理在2015夏季達沃斯會見參會企業家代表並回答企業家提問時説。總理日前為《經濟學人》年刊《世界2016》撰文稱: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供給,既拉動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通過“雙引擎”,中國政府試圖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政府要從以往的“重扶持”轉向“重環境”。在創新驅動的大環境下,政府盡可能不要去制定具體的技術路線,因為行業變化很快,未來很難預測,最重要的還是要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從目前來看,新産業、新業態很可能會從大環保概念中孕育出來。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傑認為,8類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有可能成為我國新興支柱型産業。這其中一半和環保相關,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以及新能源汽車

  建議稿亦明確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至於説到新材料,石墨烯也許不得不提。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張景安表示,現在中國製造需要升級,如果石墨烯産品能夠形成産業化,就可以大幅提升中國製造業的水準。

  服務業則是另一個“富礦”。這方面一個新的變化是,除了此前一貫強調的金融等生産性服務業以外,政府現在也更加重視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指導意見》共提及居民和家庭服務等10個方面。從增量角度觀察,健康服務、養老服務似乎更受重視。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

  平衡 適度擴大總需求

  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除了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樣要適度擴大總需求,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發揮出口對增長的促進作用。

  這是因為,新的需求同樣有助於産業轉型升級。在劉世錦看來,供求是雙方面的平衡關係,供給側方面的改革最終也是在創造需求,是在解決需求的問題。通過供給側的改革創造出的新的需求更可靠、更實在、更具有可持續性。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系統闡述了以新消費引領新供給新動力的總體思路,並圈定包括服務消費、資訊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農村消費和品質提升型消費等在內的六大領域將作為新消費的重點領域和方向。

  尋找新的投資需求同樣意義重大。建議稿中提出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投資結構,增加有效投資”,這既有助於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又有助於提升經濟增長的潛力和韌勁。

  出口方面,“十三五”時期的著力點在於增強對外投資和擴大出口結合度,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實施“優進優出”戰略,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等。

  正如徐林所説,建議稿中關於“三駕馬車”的部分,不是簡單從刺激投資、刺激消費和刺激出口的角度來看拓展這三大新動力,而都是從改革創新的角度出發的。“不能從原有角度去看待需求問題,而必須從怎麼通過改革創新來使新消費得到滿足和釋放,通過投融資體制改革來使投資效率提高、有效投資增加,通過品質提高來增強出口競爭力,而不是以貶值或提供更多出口補貼來推動出口增長。這種表述變化,體現了供給經濟學從供給側來推動、培育新增長動力的想法。”徐林説。

  對宏觀政策而言,在需求側還是在供給側上做文章,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有所側重。滕泰表示,當前要更多地從供給側和結構性去解決問題,應該説把握住了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有效的領域,適當地進行需求管理政策還是非常有作用的。需求政策在宏觀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側重點和管理方式要有所改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