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土地財政依賴症仍未解 地方政府稱不賣地沒有工資

  • 發佈時間:2015-06-18 09:12:05  來源:光明網  作者:楊仕省  責任編輯:張少雷

  儘管房地産企業拿地需求仍疲弱,但卻並未影響到一些地方政府加快賣地的步伐。

  “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改善地方財力壓力。”6月16日,某地基層國土局一位姓周的處長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目前拯救地方財力的主要途徑還是賣地。

  事實也是如此。過去10年,土地出讓金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土地出讓金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比重在2013年達到頂點,為59.8%,到2014年回落至56.2%,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由此可見,各地依賴土地財政求發展的現狀一時仍難以改變,就算經濟較為發達的一線城市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也很大,如北、上、廣,土地財政依賴度均在50%-60%之間。

  各地加快賣地

  近期,長沙突然加快了賣地的節奏。

  長沙新峰地産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長沙市內五區共掛牌出讓27宗用地,成交23宗。與去年相比,土地掛牌宗數縮減23%,成交宗數減少34%,土地出讓金額銳減八成。“現在我們加快了土地入市節奏,希望能對土地收入現狀有所改善。”長沙市國土局一位不具姓名官員對本報記者説。

  為此,長沙樓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舉措。據悉,長沙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長政辦函【2015】67號),其內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在長沙購買綠色建築、産業化住宅、全裝修普通商品住宅,可按60元/平方米標準獲得補貼;二手房交易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稅率由1.88%暫調至1%;將報建環節有關費用繳納時點調整到辦理預售許可證前或辦理房屋初始登記時繳納,將物業專項維修資金餘額部分推遲至辦理分戶權證時繳納。

  對此,有專家認為,長沙用拉動健康住宅消費和新開工,或許是想短期內間接保障土地財政,但效果還不理想。“政府動員急開工,開發商卻沒興趣。”16日,湖南一家房地産開發企業主管張澤華對記者透露,長沙市場還有大量存量土地,房企投資、購地、新開工在短期內都很難做出積極調整。

  實際上,“不止長沙一個地方有加快推地的想法。”16日,重慶市的一位官員明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各地土地金收入急劇下降,下半年才是推地的重頭戲。

  廣州便是如此。統計數據顯示,5月廣州只成功出讓商住用地3宗,土地金收入僅7.9億元,環比減少279.7%,約為去年5月份的1/6。廣州前5個月土地出讓金總收入只有102.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了將近280億元。根據鳳凰房産統計,今年1-5月份,廣州商住用地面積只推出了全年計劃的8%,也就是説,九成多的商住土地要在下半年推出。

  據記者了解,其他地方也在積極備戰下半年的推地工作。四川、重慶、安徽、江西、湖南等長江沿線省份均在為上項目而準備土地。“這些地方的土地項目會逐漸增多。”上海地産高級經濟學家顧海波對《華夏時報》記者説,下半年,各地推地節奏會明顯加快。

  依賴頑疾難治

  土地出讓金收入的急劇下降,對地方財政收入帶來的衝擊十分明顯。

  根據Wind資訊統計,目前可查的20個省市的土地依賴度情況,有12個省國有土地出讓金佔財政收入比重超過50%。其中,海南、江西2014年國有土地出讓金甚至佔到財政收入的75%。

  同策諮詢研究也發佈數據顯示,2013年土地財政依賴度中,杭州、佛山、南京和長沙等4個城市超過100%,而三亞、合肥、福州、昆明、濟南、徐州、寧波、溫州、成都等超過80%。一線城市中,北、上、廣2013年對土地財政依賴度在50%-60%之間。

  “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由來已久。”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專家喬潤令指出,2000年-2013年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約1倍,土地出讓年收入增長超30倍,總額累計近20萬億元,地方政府形成了“吃飯靠財政,建設靠土地”的格局。

  過去,土地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土部發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3年間,土地出讓年收入增長超30倍,總額累計近20萬億元,很多地方土地出讓金佔據地方財政大半壁江山。與此同時,各地違規、變相減免土地出讓金、拖欠土地出讓金等問題也屢見不鮮。據國土部披露,僅2013年46個城市就共欠繳土地出讓金492億元。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2014年8月披露,中央巡視組巡視的地區,95%存在房地産腐敗。國土部去年發佈的土地督察公告顯示,2013年我國有19個城市存在土地違規抵押融資貸款行為,涉及1361個項目,土地的面積達到了14233公頃,抵押的金額高達1183億元。

  “對多數地方政府來説,最擅長拉動經濟的手段就是搞房地産。”一位地方官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承認,地方政府拿土地做文章也是迫不得已。有的地方官員甚至抱怨稱:“你若不給地,招商引資投資建廠就是一句空話;你若不賣地,就盤活不了土地資源,誰為你修建高樓大廈;你若不賣地,哪來的錢用於民生,連發工資都成問題。”

  “土地出讓金已成為各地的頑疾,不治不行了,但要治好也不容易。”顧海波説。不過他認為,地方政府靠賣地過日子的情況遲早會結束。“要真正改變過去長期依賴土地財政的情況,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仍需繼續推進各項結構性改革,包括改善稅收結構、擴大地方財政等。”顧海波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