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報告顯示大中城市職工養老儲備仍有提升空間

  • 發佈時間:2015-12-01 06: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江帆 姚進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人社部社保研究所等5家機構11月29日聯合發佈的《2015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大中城市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大中城市職工養老儲備指數為59.7分,接近評價基礎標準,表明目前狀況基本滿足了城市職工養老儲備要求,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所謂“職工養老儲備”,是指職工在工作期間已積累和將要積累的用於養老目的的各種權益、現金流和資産,其不僅取決於已經積累水準,更與養老金增值水準相關。

  “59.7分意味著,我國構建的社會保險制度、企業年金制度和商業性養老保險制度的社保‘三支柱’模式還有很多欠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不管從廣度和深度來講,後兩項都難以稱之為支柱。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城鎮職工養老還將主要依靠國家基本養老制度即社保制度。

  對此,《報告》建議:一是基本養老保障制度改革很有必要,需要在路徑選擇上下功夫,抓住改革重點;二是提高職工養老儲備水準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尤其是儘快推出“稅延個人養老賬戶”,讓職工自己參加賬戶投資增值;三是重構家庭大類資産配置,有利於提升職工養老儲備水準,需要完善資産市場。

  “近幾年,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職工覆蓋率有了大幅提升,預計到2020年基本可以實現應保盡保的全覆蓋目標,因此依靠基本養老保險提升職工養老儲蓄指數已經不再現實。”中國金融資訊中心總經理葉國標建議,把完善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提高獲得退休金的最低繳費年限和推進以激勵性為導向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頂層設計作為該領域的工作重點,然後根據社會共識達成情況並適時推出延遲退休方案。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商業保險,謀求更高效更具有可持續性的養老儲蓄投資模式勢在必行。“一方面大幅增加企業提供的或個人自行購買的各種商業性保險和年金産品;另一方面重構家庭大類資産配置,降低銀行儲蓄和投資不動産偏好。”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杜永茂表示,更為關鍵的是,要在現代保險快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全社會福利觀念的根本轉變,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的福利體系和制度架構。

  鄭秉文也在我國商業養老保險投保比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上給出佐證,“我國商業養老保險佔GDP的比重是2.6%,而美國是42.5%;我國商業養老保險替代率只有1.1%。”鄭秉文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的長期缺位。

  這一現狀很快就會得到改變。據鄭秉文透露,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政策將於今年12月底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將會有力提升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的密度和深度,有助於提升我國養老儲備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