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保險要降低年輕人的吃虧感

  • 發佈時間:2015-11-30 08:27: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振年輕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積極性,落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層面,當從收益率、透明度、靈活性等方面下功夫。對於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且老齡化不斷加速的中國,要有制度完善的緊迫感。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等五家機構昨日聯合發佈《2015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大中城市報告》。調查發現,基本養老保險未覆蓋人群主要集中于30歲以下的年輕職工,比例高達20.1%;而這一年齡段未參保人數佔全部年齡段未參保人數的70.9%。

  社會養老其實就是年輕人養老人的遊戲,年輕人交錢養老人,等年輕人也變老了,又用新生代的錢過日子,一代養一代,代代相沿。假如年輕人參與不足,基本養老保險成了中老年人的“自娛自樂”,難以延續。年輕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率偏低,“不想為”與“不能為”皆有。不同年齡段的人,追求不同的目標,對於30歲以下年輕人來説,人生卷軸才展開卷首,大把青春可以揮霍,大把機會等著自己,“老”對他們來説是那麼的遙遠,養老往往處於人生目標序列的末端。

  “不想為”是因為頭上沒有白髮,不著急;“不能為”則因為袋中無閒錢,沒辦法。以一個典型群體——進城務工年輕人——為例,20多歲的新生代農民工,工作不穩定,三天兩頭換工甚至變換城市,收入也不高,哪有閒錢參加養老保險?即使參保了,工作乃至居住地頻繁變更引起的養老保險續保、異地遷移,也是一件麻煩事。精於計算的人還發現,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雖風險低,收益也低。有專業人士指出,如果參保者繳費不低,且未能很長壽,那麼從這種制度中的凈收益有可能是負數。因此,就算年輕人有養老的長遠打算,在理財産品、商業保險等諸多養老儲備選項當中,也未必會把“雞蛋”放進養老基本保險“籃子”作為首選。

  上述只是職工個人層面,基本養老保險效率還與企業態度密不可分,國企、外企、民企為職工購買養老保險的意願遞降,直接導致不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障差異。提振年輕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積極性,落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層面,當從收益率、透明度、靈活性等方面下功夫。

  養老保險收益,應與繳費時間、金額掛鉤,降低年輕參保者的“吃虧感”——或者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養老金越高;或者繳費時間越長,需繳費用越低;透明度往往是制度效率的決定因素,要讓參保者了解賬戶動態,看到養老金的正確流向,而不是經常聽到被挪用、貪污的壞消息;靈活性,以新加坡為例——參保人在一定年齡之前,其養老賬戶資金可以用於其他方面,如教育、購房、買車、結婚,一定年齡之後賬戶才關閉。靈活模式滿足不同參保人不同生命週期的需求,利於吸引年輕人。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落戶時間還不算長,存在“不適感”在所難免,但時間不等人,對於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且老齡化不斷加速的中國,要有制度完善的緊迫感。

  特約評論員連海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