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用法治保障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3-11 09:31:1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魏昭麗  責任編輯:張少雷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而資本市場則是為經濟肌體提供血液的“心臟”。不可否認,中國的資本市場歷經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大象徵,為中國經濟轉軌和國企改革創造了條件,也為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結構還沒有得到優化,制度還不夠健全,監管缺乏經驗。僅以股市為例,這些原因導致了融資渠道單一,股市大幅波動,“老鼠倉”、“莊家操盤”、“暗箱操作”、非法資金入市、違法杠桿疊加等現象層出不窮。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需要金融市場順暢地輸血,資本市場健康地造血,服務於實體經濟,並培養和提高資本市場本身的國際競爭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發展多層次融資市場,設立戰略性新興産業板,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健全轉板機制和退出機制。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元年。不管是實現長遠的資本市場十三五規劃目標,還是目前正在推進的金融以及資本市場改革,都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必須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來確保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逐步減少行政甚至人為的干預。

  在今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在談到“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時,提出“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紮緊制度籠子,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這意味著,2016年,“依法治市”和“保障金融安全”將成為兩大工作主軸,這既是對去年以來股市異常波動經驗教訓的汲取,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和保障。

  中國共産黨18大以來,正在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金融市場的改革和依法治理依法監管將得到進一步深化。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需要法治為投資者提供權益保障,需要制度為本身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更需要法治來實現公平合理,建立市場的信任度,保護投資者的信心和熱情。

  目前,有關《證券法》的修訂以及相關法規正在制定中,作為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註冊制改革也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在本屆兩會上,與會代表達成這樣的共識:改革的方向是堅定的,但要完善相關制度設計,務求穩妥實施。例如,在註冊制正式啟動之前,要反覆多次徵求市場各方面意見,凝聚改革共識,改善股市外部條件。

  背景分析+圖表

  中國股市在摸索中前行

  文/人民畫報社 韓文編輯部 蘇陽

  從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開啟中國股市之元年,歷經二十多年,中國股市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有力推動中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促進國有企業改革轉型與現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建設,培養了大量的企業家與證券金融人才,培養了人們的投資意識與開拓了市值創富的路徑,推進中國經濟的國際化。

  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滬市流通市值報210941億元,總市值報242154億元。深市流通市值報124451億元,總市值報177443億元。目前,滬市擁有上市公司1084家,總股本30399億股,流通股本27598億股,平均市盈率為14.47倍。深市擁有上市公司1752家,平均市盈率為39.14倍。但同中國整個經濟規模相比,所佔比重仍然較低,而且,尚不能完全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有著巨大的改進和發展空間。

  中國股市還不夠完善,各種違規違法的行為時有出現。在去年的股市異動中,包括領頭羊中信證券在內的16家券商被立案調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因嚴重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中國股市的各種制度建設還在摸索中前進,資本市場正在朝著法治化的方向發展。

  故事:

  劉士余的兩會首秀

  文/人民畫報社 韓文編輯部 秦曉

  “堅決執行退市制度,毫不留情地驅逐‘劣幣’”、“監管層應保持整體改革的定力,不宜輕易推出如註冊制等新工具”。

  這些直接、犀利的批評,便是2月份剛剛就任證監會主席的劉士余在兩會首秀所面對的。

  這些批評和建議出自3月5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全體會議。對此,本就言語不多的劉士余現場未做明確表態,但他的筆電卻寫滿了好幾頁。

  在經歷了股市異常波動之後,資本市場所面臨的問題和改革複雜艱巨。被業界稱為“火山口”的證監會主席這一職位,對劉士余充滿了挑戰。投資者們也在揣摩新掌門人的性格和作風。

  劉士余的仕途起步于經濟體改系統,先後任職于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等,隨後到建設銀行,轉而進入中國人民銀行系統。長期在央行系統任職的經歷,練就了他比較強的全局觀。

  在央行期間,劉士余擔任銀行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在上一波拯救國有銀行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任職央行副行長期間,劉士余負責監管支付領域,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起了推動作用。他還參與推動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建立。這擴大了中國直接融資市場的大規模發展,促進了企業債券規模。

  2014年10月,劉士余由央行副行長任上調至中國農業銀行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在農行一年多,劉士余對於風險控制的一些工作要求,給銀行界留下印象。

  在2014年5月“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劉士余對資本市場的發展表達過自己的思考。他指出,縱觀金融市場體系當中存在的諸類問題,核心或者説解決這個問題的牛鼻子還是要把中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發展起來。

  現在,外界對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的種種猜測與期許現在都聚焦到了劉士余身上。甚至人們説他的名字都是好兆頭——“劉士余”諧音“牛市雨”,而且還挖出他竟然屬“牛”。

  湖南代表團的會議結束後,等待已久的記者們一下將劉士余裏三層外三層地團團圍住。劉士余表示,新主席的首要任務就是監管。他説,加強監管本身就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他的監管思路很明確: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只有監管才能保證改革的措施順利實施。

  3月8日,劉士余參加了香港地區人大代表的分組討論。他在會上笑言:“希望大家都要買股票,不要賣股票。”同組的香港代表陳勇説,新任證監會主席的這番表態,是希望大家對中國的資本市場要有信心。

  代表與委員看“證券市場改革”

  實施註冊制是資本市場綜合改革最後的一個結果

  加強法治建設是最終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保障,有了這個保障,才能通過資本市場服務培育好的上市公司。法治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都是註冊制實施的基礎性條件。這兩方面工作做好之後,註冊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實施註冊制是資本市場綜合改革最後的一個結果。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

  建立高級證券法院、檢察院

  證券市場中一些違法行為一定要追究,而如何追究則需要在制度上創新。應把證券市場的基礎做好,基礎是法治。我們目前的司法有問題。我們要是告一個上市公司的話,你得去註冊地告。所以我提議,把所有上市公司有關的司法問題集中到上海,專門建立高級證券法院、檢察院,類似現在的海事法院。

  ——全國政協委員、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

  需要相關法律的突破

  近年來資本市場執法力度持續加大,未來監管部門要繼續加大執法力度,但這需要相關法律的突破。在《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制定、修訂落地之前,作為法律的執行單位,稽查部門在具體執法中遇到了不少問題。法無授權不可為,證券執法涉及公民人身自由、財産權益等,這需要依法依規進行。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稽查總隊總隊長侯外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