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國“力量”拉動南韓出口?

  • 發佈時間:2015-09-30 15:30:5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王斌

  儘管近年來南韓不斷遭受出口疲軟之苦,但化粧品行業卻逆勢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成為引起政府高層關注的新動力。就連南韓總統樸槿惠也在7月份呼籲,推動化粧品和服裝等消費品在中國的銷售。

  然而,南韓化粧品等消費品出口的逆勢增長是短暫的“口紅效應”,還是在未來成為持久的動力,這取決於南韓政府和企業的下一步行動。

  中國需求強勁

  同大多數國家一樣,南韓正飽受內憂外患的拖累。在國際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南韓的旅遊業和內需也遭到歲月號沉船事故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的打擊。儘管如此,化粧品行業依然逆勢而行,交出了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成績單。

  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認為,隨著中國每人平均收入的提高,人們對多元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南韓與中國同屬儒家文化圈,有著幾千年的交往歷史,文化上有著很多相近之處,因此中國人對南韓的文化更加容易接受。化粧品、服裝、娛樂産品等南韓文化的重要産品也借勢而起。

  另一個推動南韓對華化粧品和服裝等消費品出口的動因是中韓自貿協定(FTA)的簽訂。

  李天國指出,在這一背景下,中韓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和緊密,兩國之間的經濟交融程度不斷加深。尤其是中韓FTA為這種交流需求提供了更有利的制度化平臺。

  近年來,中韓貿易合作不斷加強。南韓貿易協會北京代表處8月31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13年南韓首次超過日本躍居中國進口市場份額第一名後,份額逐年增加。2013年南韓在中國進口市場所佔份額達9.2%,2014年為9.7%,2015年上半年增至10.7%。

  數據顯示,南韓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份額增加,得益於最大出口項目半導體和部分消費品出口增長。截至今年7月底,南韓所謂的十三旗艦産品如汽車、化學品、鋼材等海外銷售額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南韓化粧品行業的海外銷售額卻逆勢增長了73%,可謂一枝獨秀。

  值得關注的是,大多數南韓化粧品都流入了中國大陸和台灣等亞洲市場。未來隨著消費者基礎向男性和老年人的擴張,全球化粧品市場還將持續成長。中國化粧品市場規模約為29萬億韓元,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增長,且高端市場潛力無限。

  能否成持久動因

  南韓化粧品出口前7個月的優秀表現令8月份的數據頗顯黯淡。8月南韓化粧品出口額同比增幅為31%,達到本年度最低值。其中,對華出口額同比增幅為63.3%,較今年1~7月的累計出口額增幅大幅減少。“中國是南韓化粧品的最大出口國,佔總體的40%。但8月南韓化粧品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率為63.3%。”南韓一位化粧品行業研究員指出,“遊客需求減少、化粧品通關政策強化以及中國當地國際品牌價格下降可能是導致近期對中國化粧品出口量增長減緩的原因。中國國內化粧品相關規定也將會全面強化。此外,南韓距離化粧品産業放出全面增長的信號還需要一段時間。”

  李天國認為,近些年來,南韓對華出口的化粧品等消費品在增加,但整體而言南韓消費品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仍然低於德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當前南韓消費品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達4.5%,居第五位。“其實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益增長的中國對高端消費品的需求,這種趨勢未來將會越來越明顯。”

  當然,南韓化粧品等消費品出口的逆勢增長是短暫的“口紅效應”,還是在未來成為持久的動力,這取決於南韓化粧品行業的戰略選擇,而南韓政府要做的也不僅僅是呼籲。

  南韓化粧品對華出口有足夠的優勢。李天國指出,按照中韓FTA條款,很多消費品將在10年內大幅降低關稅,例如中韓FTA生效5年內,南韓部分化粧品關稅將從6.5%降至5.2%。而且由於中國與其他消費品出口大國尚未簽訂FTA,因此南韓可以利用中韓FTA的關稅減讓條款增強南韓消費品的價格競爭力。“另外,南韓也可以通過與中國企業合資、合作的方式緊扣中國消費者消費需求,針對性地採取相應消費品生産與行銷戰略。”李天國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