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經濟下行,要不要擴大投資?

  • 發佈時間:2015-05-28 08: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提 要 基礎設施投資應該在穩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製造業投資雖然處於減緩之中,但並非沒有投資空間,設備更新改造升級和新産業研究發展投資應該也可以承擔穩增長重任。房地産投資雖然可以在短期穩增長中發揮一定作用,但不改革房地産體制就難以在長期經濟發展中持續發揮作用。近期擴大投資要發揮好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的互動作用,以及長期投資“遠水”與短期投資“近水”的共濟作用。要著力推動基礎設施補短板、還欠賬和製造業競爭力提升投資,建議及時推出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完善、機器替代人工設備更新改造、節能減排設備更新改造等三個新的投資工程包。

  面對不斷增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投資再次被寄予厚望。雖然前年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新認識,並相繼確立了投資在穩增長、進而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但社會輿論對投資穩增長仍然存在質疑甚至反對的聲音。在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傳統産業投資相對飽和,以及前一時期對高投資率反思和對無效投資批評的情況下,要不要擴大投資?以及投資什麼、怎麼投資,不僅是一個宏觀調控政策選擇問題,實際上也是急需梳理清楚的重大認識問題。

  要不要擴大投資?

  在投資率明顯偏高的背景下,擴大投資要獲得社會輿論理解與支援,首先需要弄清楚高投資率合理不合理,明確高投資率是否等於無效投資率。

  我國高投資率是勞動力過剩經濟體參與全球化特徵之一。我國投資率峰值為45%,高於一般主要國家25%-35%的區間上限,創大國歷史紀錄,比一般國家上限水準高10個百分點。有人據此認為我國存在嚴重的投資過度(超額投資率10%)。我國投資率偏高屬實,重復建設、鋪張浪費以及過度超前投資等無效投資確實存在,但就此認定高於投資率一般水準的10個百分點全部為無效投資尚缺乏可靠依據。從影響因素來看,投資率隨儲蓄率、適齡勞動人口比例、非農就業人口比例以及工業比例上升而上升,隨城市化率提高而下降。我國投資率較高是我國儲蓄率較高、城鎮化率偏低、適齡勞動人口比例較高、非農就業人口比例快速上升等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特徵的綜合反映,具有一定合理性。從國際比較來看,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恰逢第三次全球化高峰,高投資率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第三次全球化的實質是生産跨國化,各國將封閉時期過剩的生産要素拿出來在全球範圍參與分工、進行生産。由於資本和資源是完全流動的,技術是不完全流動的,而勞動力幾乎是完全不能流動的,因此,全球化生産必然在過剩勞動力擁有國進行。我國作為主要以勞動力要素參與全球化的經濟體,由於外資大量流入我國生産可貿易産品,投資率進而二産比重和凈出口率必然被抬高,相應的消費率和三産比重被“蹺蹺板”效應算術性壓低。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我國一個時期以來的高投資率並非完全是問題,而是以勞動力要素參與全球化生産的必然特徵。加上工業化與城鎮化基礎設施投資相疊加,我國必然呈現高投資率、較高二産比重和較高凈出口率的“三高”現象。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人以無效投資存在為由反對擴大投資,甚至認為新常態就是只要擴大消費而不要擴大投資,在指出無效投資問題的同時,否定了我國順應全球化趨勢參與國際産業分工的客觀需要。去無效投資是必須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廢食,不能因此去掉工業化和城鎮化所必須的必要投資,也不能簡單地去掉全球化帶來的轉移投資。

  擴大什麼投資?

  從投資結構來看,現階段我國固定資産投資中,製造業(33%比重)、房地産(25%比重)和基礎設施(電力、水利、交通等合計22%比重)投資大致分別佔1/3,1/4和1/5,合計約佔固定資産投資80%,其他投資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看成三大支柱的派生投資,投資能否穩得住主要得看三大支柱投資,擴大投資也主要在於擴大三大支柱投資。

  1、基礎設施投資可以也應該繼續在穩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

  從過去兩年投資三大支柱五大行業變化趨勢來看,水利等(佔9%比重)投資和房地産投資增長率均呈現明顯的持續下降趨勢,製造業投資增長率也呈小幅下降,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水利等投資增長率從36%下降到了22.5%,下降了13.5個百分點,下降了38%。房地産投資增長率從26.1%下降到了9%,下降了17.1個百分點,下降了66%。製造業投資增長率從17%下降到了10.4%,下降了6.6個百分點,下挫了39%。電力(5%)和交通(9%)等投資雖然也有所波動,但相對比較穩定並略有上升。

  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主要由市場決定的製造業和房地産投資在經歷了繁榮週期之後,已經處於趨勢性下行過程中,其中,製造業投資處於明顯的下行狀態,房地産投資處於相對溫和的下行狀態。但主要由政府財政資金支撐的電力熱力燃氣和水供應、交通運輸以及水利環境等基礎設施投資基本平穩,分別對應1998年以來的積極財政政策,2008年積極財政政策和近年來高鐵、地鐵等建設浪潮,經歷了三個短週期變化,目前大致處於歷史趨勢水準或平均水準附近。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和水供應投資趨勢值呈現明顯下行態勢,當前實際投資增長率略高於趨勢值,表明電力等投資空間相對比較小。交通運輸等投資趨勢值處於相對平穩的下行態勢,當前實際投資增長率大致處於歷史平均水準上,表明水利等投資仍然具有一定空間。水利環境等投資趨勢值相對平穩,當前實際投資增長率基本上處於趨勢水準,表明投資空間依然比較大。因此,擴大投資首先應該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城鄉公共設施和民生設施建設、水利設施改造,以及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欠賬和短板比較明顯的領域。

  2、製造業投資雖然處於減緩之中,但並非沒有投資空間

  由於我國勞動供求關係變化、競爭力下降,和全球週期性、結構性産能過剩雙重原因,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投資已經處於明顯的趨勢性下降進程中。近年來的調結構主要在做減法,即化解産能過剩。發展新興産業和短板産業等加法、設備更新改造、研發創新等乘法,以及節能減排等除法做的相對比較少,正是出於這樣的邏輯,也因此導致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呈下行態勢。出於同樣原因,作為第一大投資支柱的製造業沒有成為當前穩增長的第一目標選擇。

  目前在産業投資方面實際上存在著認識誤區,即由於傳統産業相對飽和並存在産能過剩,在新産業投資方向不明的情況下,製造業投資沒有出路、不應該再擴大。實際上,在全球化背景下,即使國記憶體在産能過剩,只要不存在全球性産能絕對過剩的行業,可以通過提高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等途徑來消化産能,在此情況下,設備更新改造、改建等投資仍然是擴大投資的重要方向。從投資內部結構來看,雖然建築安裝投資逐步減速,但設備工器具投資增長相對穩定,去年以來還略有上升。建築安裝投資增長率下降表明製造業和房地産投資下降,設備工器具投資增長率表明製造業投資下降。同時,雖然新建投資在下降,但改建投資相對穩定,擴建投資有所回升。從産業發展歷程來看,除了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新産品推廣、新産業擴散時期以外,傳統産業升級改造投資是主流投資,新産業投資屬於邊際投資。擴大投資應該主要擴大傳統産業升級改造投資,而不是新興産業的新建投資。設備投資和改建投資上升也許代表了製造業投資新方向,標誌著我國製造業投資從鋪攤子時代向升級改造時代的轉變。製造業投資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處於“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狀態,傳統産業投資空間明顯縮小了,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投資雖然方興未艾但尚未成為主流,傳統産業更新改造和産品升級投資空間依然比較大,應該也可以承擔投資穩增長重任。

  3、房地産投資可以在短期穩增長中發揮一定作用,但不改革房地産體制難以在長期經濟發展中持續發揮關鍵作用

  房地産市場繁榮程度理論上是城市化水準與速度的反映,但由於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房地産市場也存在明顯的二元分割。現有的房地産市場實際上主要是二元分割下的高端市場,由地下室、小産權房以及出租房等低端市場只是補充,沒有形成真正的規模化市場。從需求端來看,由於城鄉之間存在越來越大的收入和消費差距,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和消費約為城鎮居民的1/3,新市民的購買力大致為老市民的1/3。對應原有城市居民(即老市民)升級需求與城鄉先富階層發展與享受需求的屬於高端需求,對應農村居民轉化而來的新市民落戶需求的屬於低端需求。從供給端來看,由於地方政府缺乏必要和規範的城鎮化融資渠道,土地成為地方政府支援城鎮化的替代性融資渠道,城市現有住房供給制度實際上是供給管制下的高成本制度,可以也只能滿足老市民升級需求(存量城鎮化)與城鄉先富階層發展與享受需求等高端需求,難以滿足新市民的落戶需求等增量城鎮化需求。根據有關資料,2010年我國城鎮住宅與居民家庭的套戶比已經達到1:1.01水準,明顯短缺問題基本得以解決。2011-2014年城鎮人口增加7938萬人,按照2.9人/戶計算約合2737萬戶。四年累計竣工住宅面積31億平方米,可以解決3448萬戶落戶需求或2217萬戶升級需求,新增住宅套數可以解決新增家庭住房需求。據此,我們認為城鎮現有高端住房市場已經趨向基本飽和。近年來,城市尤其是二三線城市住房市場相對低迷,除了限購等政策性因素之外,高端需求遞減是基本面原因。據此判斷,房地産投資可以在短期穩增長中發揮一定作用,但如果不改變現有高成本住房制度,房地産市場投資難以有持續穩定增長。考慮到房地産制度難以在短期內根本改變,恐怕難以真正擔當穩增長的重任。對中長期房地産投資而言,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應該著手供給制度變革。

  怎麼擴大投資?

  近期擴大投資要順應投資結構內在變化趨勢,把投資穩增長和推動結構優化升級結合起來,發揮好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的互動作用,以及長期投資“遠水”與短期投資“近水”的共濟作用。要針對投資領域的薄弱環節,著力推動基礎設施補短板、還欠賬和製造業競爭力提升投資,加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投資、城鄉公共設施投資,以及設備更新改造引導投資等,及時推出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完善、機器替代人工設備更新改造、節能減排設備更新改造等三個新的投資工程包。

  1、加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投資,推出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完善工程包

  要圍繞基礎設施薄弱環節補短板,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投資。進一步擴大政府投資規模,重點支援水利、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建設,適當提高對中西部地區道路交通建設投資補助標準,支援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積極性。可考慮新建“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完善投資工程包”,加大對農村道路、供排水、電力等三網路完善提升及垃圾處理系統建設投資。將“村村通”工程從只通行政村的“放射狀”通達擴展到聯通自然村(以及行政村與行政村之間、自然村與自然村之間)“網路狀”通達。

  2、加快城鄉公共設施投資,解決城鄉民生領域投資欠賬

  加強城鄉民生領域薄弱環節“還欠賬”投資,適當擴大財政支出覆蓋範圍。一方面要加大城鎮幼兒園、敬老院、停車場以及農民工廉租房、子弟學校建設等投資或補助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農村幼兒園、敬老院等建設,探索將部分農村閒置小學校舍改造成為幼兒園、敬老院或文化設施,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幼教或留守老人生活保障問題。

  3、加大製造業設備更新改造投資補助,推出機器替代人工更新改造投資促進和節能減排設備更新改造投資促進工程包。從理論上説,企業應該是機器替代人工設備更新改造的投資主角,但在經濟低迷時,企業雖然設備更新改造動力較足,但能力相對有限。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企業提供助力。在節能減排等環保設備投資方面,無論經濟形勢如何,企業可能無論有沒有能力均缺乏動力。節能減排投資本來就屬於公共投資,政府理應發揮主導作用。為此,建議及時推出機器替代人工更新改造投資促進和節能減排設備更新改造投資促進兩個新的工程包,進一步擴大加速折舊範圍,按照設備性質劃定加速折舊適用範圍,對替代人工類、節能減排類及研發類設備實行加速折舊政策。(作者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 宋 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