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新預演算法凸顯財政法治化信號 約束花錢成新亮點

  • 發佈時間:2014-09-04 14: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預演算法的決定。新法共101條,將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後的預演算法完善了全口徑預算管理、地方政府舉借債務、預算公開等方面的內容,並強化了人大對預算的監督審查,以最嚴密的制度籠子,管好國家的錢袋子。

   改革:“國家賬本”公開力度加大

  所謂預算,通俗地説就是指對收入和開支的預先估算。《預演算法》則是對中央、省級、地市級、縣級、鄉鎮級五級政府的年度預算進行的規制,所以這是關於公共財政資金收支的根本大法。現行《預演算法》自1995年元旦開始實施,已經歷了近二十年。

  本次修改後,《預演算法》第一條“立法目的”中去掉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但加入了“為了規範政府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建立健全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等法治化宣示,指出預算要科學制定,充分論證,一經人大批准的預算,非經法定程式,不得調整。各種支出必須以經批准的預算為依據。即便人大同意調整,也要在二十日內向社會公開並做出説明,造就了社會協同監督的氛圍。這既有助於整治長官意志、拍腦袋工程、政績工程的弊端,也有利於解決新官不理舊事、半拉子工程等問題。

   亮點:不是“花錢法”而是“約束花錢法”

  從實體內容看,本次修正案的諸多亮點均圍繞約束政府對財政資金的使用而展開。一是注重不亂花錢,除了已有的收支平衡原則外,新增了“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四大原則。它們突出體現了《預演算法》不是“花錢法”,而是“約束花錢法”。

  亮點二是預算收入統一化管理,涓滴歸公、顆粒歸倉,嚴打針對的往往是腐敗淵藪的小金庫。修正案將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一一指明並納入,並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政府的全部收入應當上繳國庫。

  亮點三是支出的明晰化。首次提出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按照經濟性質分類。之前我國的預算只有功能分類和部門分類。經濟分類則將支出分為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較容易為公眾理解的事項。對於機關運作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採購等公眾關心的事項應當公開並説明。

  亮點四是對轉移支付的市場化改革。轉移支付指上下級之間政權進行補貼和撥款,即所謂“跑部錢進搞項目”。修正案規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事項不得設立專項轉移支付,並建立健全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

  誠然,在我國,預算的編制和審查還較為簡單,週期還較短。所以很多普通百姓都覺得預算離自身很遙遠。但是,預算不僅關係著大項目的建設,與諸多民生事業也密不可分。此次修訂當然不會一蹴而就地實現完全的預演算法治化和科學化,但其給出了強有力的法治化發展方向。倘若各界人士能夠善用《預演算法》修訂後提供的新制度平臺而增強對公共收支的監督與關注,國家的錢袋子也就能被管理和使用得更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