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房産營改增或成稅率最高行業 稅改需兼顧産業體質

  • 發佈時間:2014-09-04 14:3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導讀】媒體報道房地産行業“營改增”按17%稅率模擬測算,成為稅率最高行業。

  央廣網財經9月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幾家歡樂幾家愁。近幾年穩步推進的“營改增”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結構性減稅措施。“營改增”的實施並非波瀾不驚,如何突圍“營改增”的難題,是擺在中國結構性減稅面前的現實考量。現在,這一難題落到了房地産行業頭上。

  據媒體報道,兩位業內人士昨天透露,財政部和國稅總局已對房地産“營改增”進行模擬測算,採用17%增值稅稅率,高於此前市場傳言11%的稅率,房地産行業可能會成為“營改增”後稅率最高的行業。

  營改增自2012年1月1號開始試點至今,歷時兩年半,目前剩下的幾個行業主要是生活服務業、建築業、房地産業和金融業。而房地産業營改增最大的難題在如何減少對房價的影響,畢竟各界都不希望房價大起大落。不過,官方既然是在對房地産“營改增”進行模擬測算,也足見行事的謹慎。這就好比“把脈問診”,稅制改革的進程中,需要兼顧不同産業的“體質”。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稅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孫鋼:房地産“營改增”對房價影響小

  據報道,財稅部門和房地産商關於“營改增”的溝通早在2013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一些有代表性的房地産企業已經按照不同的政策假設對收入、成本、利潤等進行分析和測算。今年三四月間,萬達、萬科、碧桂園、中糧等一批房地産企業已經將自己形成的調研材料交給相關財稅部門。房地産業“營改增”的難點都在哪?

  孫鋼:房地産業實現營改增的話,增值稅裏抵扣項目可能比一般的行業多一些,增值稅本身的特點是名義稅率和實際稅負不大一致,抵扣得越多,實際稅負越低。所以現在有關部門要進行測算,無論是按17%來測算,還是按11%來測算,總是要通過測算來比較,選擇一個方案,保證國家和企業的利益都達到平衡。

  房地産行業的推進恐怕應該和其他相關行業齊頭並進,比如建築業。因為房地産業和建築業是密切相關的,不可能只是單獨一個行業來推進。所以兩個行業如果齊頭並進,問題解決起來會更方便一些。

  “營改增”是否會增加房企的稅負,從而進一步影響到房價?

  孫鋼: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稅收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很多人對稅收對於房價的影響的估計的過高了一些,因為房價更多的是取決於供求因素,而且房地買漲不買落,房價越漲,買的人越多,房價越跌,買的人越少,所以房價的波動還要看供需平衡的狀況。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目前房地産徵稅體系處於變革中

  孫鋼認為,房地産行業實現營改增,對房價的影響不大,你是否同意?

  楊紅旭:要討論稅收對於房地産的影響要看結構,房地産開發環節的稅收對樓市的交易和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交易環節的稅收調節就會影響比較大,比如以前一調控,營業稅有時候會增加,契稅和所得稅都會調整。去年3月1日的國五條細則中要求按照20%差額交個人所得稅,導致很多人非常恐慌,出現了所謂的末班車行情。所以營改增主要是針對開發環節,暫時不涉及到交易環節,也不涉及到持有環節,對交易、對房價影響偏弱。

  什麼樣的稅率對房地産營改增比較合適?

  楊紅旭:這個我沒有具體測算過,但我感覺房地産稅營改增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因為目前房地産稅體系都在發生變化,比如正在進行房地産稅立法,以前開發環節、交易環節的稅負偏重,持有環節的稅負偏輕,房地産稅立法是不是增加持有環節的稅種,從而使整個結構區域平衡。就開發環節而言,還要考慮房地産行業的土地增值稅,也是針對開發商等等,以後如何平衡營改增之後和原有的土地增值稅之間的平衡,官方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