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苗圩: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 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4-09-04 14:30:25  來源:工信部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9月4日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 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署名文章,現轉載如下:

  9月5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將舉辦第二十一次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這次會議將圍繞“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就“增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改善中小企業創新政策環境”“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三個議題進行探討交流。這對於促進亞太中小企業務實合作與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堅持改革創新,積極務實行動,不斷提升國際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快推動我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為我國以及亞太地區經濟繁榮發展做出不懈努力。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始終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是世界性的問題。一方面,中小企業在世界各經濟體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美國把中小企業作為“美國經濟的脊梁”,認為只有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實際和潛在能力,才能保障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歐盟將中小企業視為“歐盟經濟的核心力量”,是確保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的經濟主體。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但總體素質較低,由於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獲取市場資源能力弱,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面對比大企業更多的困難和問題,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支援。

  為此,亞太地區以至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注重加強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體系建設,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和服務體系,並從財稅、金融、技術、創業輔導、國際化經營等多個方面,對中小企業發展給予大力支援。比如,美國于1953年頒布了《小企業法》,聯邦政府成立了專門負責中小企業事務的小企業署,參眾兩院還分別設立小企業委員會。南韓在1966年頒布《中小企業基本法》,並專門設置了中小企業廳。印度成立了微型和中小企業部,頒布了《印度微型、中小企業發展法案》。

  同時,各國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長期以來中小企業都是雙邊、多邊以及國際組織交流合作的一個重要議題。從亞太地區來看,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合作一直備受關注。作為APEC框架下為數不多的、每年都舉辦的專業部長會之一,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始終致力於尋找影響亞太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的領域,協調政策措施並討論如何加強合作,推動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共同發展。其中,1998年APEC領導人通過的“加強中小企業發展綜合行動計劃”(SPAN),提出應通過一系列措施幫助中小企業提升技術能力和加強技術共用;2005年在南韓第十二次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上通過的“大邱倡議”,提出了促進亞太中小企業創新的七大方面措施;2013—2016中小企業工作組戰略行動計劃,圍繞中小企業發展的核心議題繪製了路線圖。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從1994年首次舉辦以來,迄今已舉辦了20次,通過交流成功經驗、加強能力建設、強化政策協調,積極創造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環境,為促進亞太地區中小企業的共同成長與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加快完善我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環境

  在我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先後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財稅政策、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創業興業、服務體系建設等支援力度,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企業中數量最大、最具內生活力和動力的企業群體,在經濟增長、技術創新、增加稅收、吸納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佔企業總數的比重超過99%,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産總值,為3億以上的城鎮就業人員提供了主要的工資性收入,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新的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等等,都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有利條件。但同時,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依然錯綜複雜,世界經濟復蘇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國資源環境約束加大、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生産成本持續上升等問題仍然突出。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強、整體素質和水準不高、稅費負擔重、融資貴融資難等問題尚未有效解決。中小企業既要面對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帶來的壓力,又要承受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對行業、企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既要強化政策扶持、改善發展環境,更要在提升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激發中小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上下功夫。我們要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潮流,深化改革開放,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在優化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環境方面,要紮實落實支援小微企業發展、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等政策文件,及時推動出臺新的政策措施,同時更大力度簡政放權,清理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擴大民間資本市場準入。在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援方面,要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抓好已有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逐步建立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長效機制;特別是要針對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推動金融體制改革,加快融資擔保、第三方徵信等服務機構發展,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直接融資工具。在促進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方面,要支援鼓勵中小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加大創新投入,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引導和支援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參與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完善産學研合作機制。在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方面,要以平臺網路建設和示範平臺為重點,通過“政府支援仲介,仲介服務企業”的形式,創新服務機制,推廣購買服務,支援引導各類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創新、人才培訓、市場開拓等公共服務。

  進一步深化中小企業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設立專項資金以及提供出口退稅、出口優惠信貸以及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扶持,促進中小企業對外出口規模和品質穩步提高。同時,建立了與美國、南韓、日本、歐盟、APEC、東盟等在中小企業領域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系列中小企業領域的合作交流協議,並通過舉辦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搭建了一個中小企業展示、交易的平臺,通過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搭建了一個中小企業技術交流的平臺。其中,APEC技展會已舉辦8屆,其中7屆在我國舉行,已成為APEC經貿活動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活動之一,在推動亞太地區中小企業技術交流與經貿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是大勢所趨,在生産要素跨區域流動與配置加速,新産品、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的新形勢下,各經濟體加強中小企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更為迫切。我們要深入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按照國家完善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要求,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當前,要更加注重支援中小企業穩定和開拓國際市場,鼓勵和支援龍頭企業“走出去”,帶動中小配套企業“走出去”,到境外建立原材料基地、加工製造基地、研發設計基地和行銷渠道,穩步擴大投資規模,拓寬投資渠道,深化在能源、資源、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的互利合作;鼓勵和支援中小企業通過企業並購、技術轉讓、人才引進、職業培訓等方式,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這方面,要進一步健全貿易、産業、財稅、金融、智慧財産權等政策,並加強政策協調與合作,完善政策對話、合作論壇、雙邊培訓、聯合辦展等合作平臺,用好多邊、雙邊中小企業合作機制,繼續深化與世界各國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的務實合作。同時,利用各類經貿活動幫助中小企業參加投資推介會、合作論壇、洽談會、博覽會等,為中小企業提供增進資訊交流、尋找拓展商機的渠道。支援協會建設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和水準,指導和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市場,推進行業自律,引導企業合理規避風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