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政協委員吳焰:發揮保險功能 完善精準扶貧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3-04 11:11:1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中國網財經3月4日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焰在兩會期間建議,充分發揮保險功能完善精準扶貧機制,服務推進國家扶貧開發戰略。

    以下為提案全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並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三個關鍵性問題。在實踐中我體會到,保險作為市場化的風險保障、經濟補償和社會治理機制,在保護貧困地區生産力,提升貧困群體再發展能力,提高貧困人口健康服務可及性等方面可發揮積極作用,是精準扶貧、實現全面小康的可資利用的重要金融工具。

  一是保險機制可構築農業生産風險屏障,有效保護農村貧困地區生産力,助力解決群眾因災致貧、因災返貧問題。據統計,我國因各種自然災害致貧的佔到貧困成因的20%,通過完善農業保險保障,使農戶受災後得到及時賠付,能夠有效降低農民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的風險,增強農民脫貧致富動力。以中國人民保險為例,2015年為1.22億戶次農戶提供農業風險保障1.07萬億元,向2156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136.4億元。二是保險機制可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提高貧困人口健康服務可及性,助力解決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因病致貧是困擾脫貧的第一大因素。引入保險機制完善醫療救助體系,把最困難的群眾兜起來,可有效解決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如,中國人民保險近年來在雲南昭通等地與當地政府合作開展民政醫療救助補充保險,利用民政醫療救助基金為城鄉低保、農村五保、重點優撫對象購買商業團體補充醫療保險,放大了救助基金的保障效應和使用效率,提高了貧困人員的醫療保障水準,探索出了一條運用保險機制實施健康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路子。截至2015年底,在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與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民政醫療救助補充保險將參保患者的自費比例由原本57.18%降至35.26%,降幅達到21.92%,有效降低了特困人群醫療負擔。三是保險機制可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能,支援貧困地區特色産業和優勢産業發展,增強貧困群體再發展能力。保險可發揮保障功能和增信優勢,撬動信貸資金,有效緩解貧困群體借款難問題,創造有利於“造血式”扶貧的金融環境,在産業扶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比如,中國人民保險在河北省阜平縣積極探索“保險+貸款”的金融扶貧模式,與地方政府開展聯辦共保,有效利用扶貧資金,開發推廣特色農業保險和成本價格損失保險,成為阜平促進農業産業發展、實施精準扶貧的助推器。截至2015年,該縣大棗、核桃種植規模比2012年分別增加2.5萬畝、5.37萬畝,肉牛肉羊飼養量比2012年增加3600頭、14.5萬隻,“兩種兩養”共計增收6700萬元以上;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10.8萬人減少到7.05萬人。四是保險機制可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機制創新,支援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欠發達地區發展後勁。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支援力度,是當前金融扶貧的重要環節。中國人民保險在廣東探索出的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股權基金模式,將省市兩級政府信用和金融央企市場信用相結合,將高等級的信用向下延伸增信,有效改善了欠發達地區融資條件,打破了地方經濟“越窮越沒金融資源”的融資瓶頸,為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市自力更生探索內生發展道路、實現追趕與跨越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援。

  為充分發揮保險功能完善精準扶貧機制,服務推進國家扶貧開發戰略,我建議:

  一是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保障體系,把精準扶貧落實到發展生産上。在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保成本、保産量的基礎上,鼓勵保險機構針對貧困地區開發保價格、保收入的農産品價格保險和特色農險産品,切實提高對貧困地區生産力保護。同時,充分利用WTO“綠箱”規則,進一步擴大財政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規模和範圍,特別是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業保險的專項支援力度,減輕貧困地區地方財政配套壓力,免除貧困地區農戶自繳保費。

  二是進一步創新救助資金髮放方式,把精準扶貧落實到防止因病致貧返貧上。進一步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為困難群眾提供商業醫療救助保險,改變傳統按人頭平均發放救助資金的方式,借助保險公司的專業能力,將救助基金支付給那些看病後自付比例較高的貧困人員,扭轉過往醫療救助基金大量結余狀況,提升救助基金的使用效率,防止群眾因病致貧返貧。

  三是進一步加大推廣農村銀保互動機制,把精準扶貧落實到打通金融支援上。明確農業保險保單質押的法律屬性,激活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鏈。在貧困地區複製推廣“農戶+財政+保險+銀行”模式,面向貧困群體提供免擔保、免抵押的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在發展貸款保證保險的基礎上,支援保險機構以自有資金或募集社會資本,採取助貸模式或專項基金等方式,直接投向“三農”,強化對貧困農戶資金支援。

  四是進一步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模式,把精準扶貧落實到支援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上。更加重視發揮保險的資本融通功能,把保險資金運用作為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鼓勵通過債權、股權投資基金等形式,為欠發達地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提供穩定、可持續、低成本的長期資金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