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牛股調研紀 > 正文

字號:  

從12月調研看機構2016年佈局:一地産公司被調研9次

  • 發佈時間:2016-01-08 11:49:3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中國網財經1月7日訊 A股2016年行情已經鋪開,雖然弱勢大盤在新年行情第一天就提前收盤,但仍不乏走強個股。那麼機構在2016年會有哪些佈局?中國網財經梳理2015年12月機構調研路線,試圖從中找到蛛絲馬跡,為投資者提供一定參考。

  Wind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機構調研熱情明顯回落,從11月份的超過千余次調研減少至12月份的748次,累計被調研公司461家。從機構調研偏好看,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仍是吸引機構重要行業,廣宇集團一心堂中穎電子金固股份廣發證券五家公司最受機構青睞,均被調研達到6次及以上。

  從行業分類看,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是機構調研的重點行業,12月份被調研100次。其中,中穎電子尤其受到關注,機構對其進行了7次調研,參與機構有31家。而二級市場上中穎電子也有較好表現。

  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2015年9月以來,中穎電子股價連續四個月上漲,2015年12月單月漲幅達14.54%,當月最高價報44.20元,創下上市以來歷史最高價。而這並不是券商給出的目標價。

  川財證券分析師王傳曉12月初撰寫研報認為,以保守假設測算,中穎電子2015-202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5/0.31/0.41/0.74/1.26/1.94元,年複合增速逾50%。綜合考慮公司強勁的盈利增長、較低的市值,以及同業估值水準,公司目前股價遠未反映自身價值,故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50.71元。

  此外,中航光電被調研5次,輝煌科技聯建光電深天馬A被調研4次。

  其他機構關注度較高行業還包括,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被調研61次,也是2015年12月機構重點關注的行業。其中,海得控制金智科技通達股份被調研四次。被調研比較多的行業還有,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被調研48次,其中,美亞柏科被調研5次,北信源被調研4次;醫藥製造業被調研48次,其中,博騰股份被調研5次,參與機構12家,此外,麗珠集團被調研4次;通用設備製造業調研39次,其中,金風科技被調研5次,億利達被調研4次;專用設備製造業被調研42次,不過機構對該行業公司調研比較分散,只有美亞光電被調研3次;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被調研39次,彩虹精化紅寶麗均被調研4次。

  除了上述行業外,還有汽車製造業被調研36次,其中,金固股份被調研6次,參與機構21家。雖然去年12月金固股份走勢並不亮眼,甚至在月末的幾個交易日連續走低,但安信證券發佈研報認為,汽車後市場存萬億空間,同時汽車金融業務體量相當。在這個領域中未來一定會有千億級別的企業出現,而目前堅定看好金固股份能在競爭中成功突圍,期待汽車超人2016年龍頭佔領市場。預計公司15-17年EPS分別為0.14元、0.18元和0.35元,維持“買入-A”評級,目標價40元。

  除金固股份為,萬安科技亞太股份兩家汽車製造類上市公司也被調研5次。

  房地産業去年12月被調研28次,其中,廣宇集團被調研9次,也是當月被調研最多的公司,參與機構多達55家。當月廣宇集團整體呈現衝高回落走勢,但仍上漲24.04%,基本沒愧對機構的熱情。

  不過,近年來廣宇集團業績並不理想,2012年至2014年凈利潤連續三年回落,終於在2015年中報中出現虧損,到三季度虧損擴大至3537.16萬元,並且預計2015年1月至12月凈利潤虧損不超過6000萬元。

  或許是因為地産業遇到困境,廣宇集團從2011年起就開始佈局轉型,2014年曾明確表示以環保和大健康産業為第二産業拓展方向。2015年6月,公司與世正醫療合作成立杭州德康醫學診斷中心,註冊資本5000萬,廣宇集團佔20%股權,正式佈局大健康行業作為第二産業,隨著第二主業的確立,預計未來廣宇集團將加快大健康業務的拓展佈局。

  平安證券認為,廣宇集團當前市值僅70億,相比于NAV溢價40%,溢價率明顯低於其他同比轉型公司,估值、市值及漲幅亦明顯低於綠景、宜華、萬方等同比公司,為地産板塊難得的小市值漲幅相對靠後的轉型標的,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除廣宇集團外,還有世榮兆業被調研5次,參與機構也有38家。

  此外,醫藥零售業雖然整體被調研次數不多,但個股一心堂被調研8次,機構對其關注度可見一斑,8次調研合計參與機構21家。但二級市場上,去年12月份一心堂表現卻比較差,月度跌幅接近10%。

  不過,在一心堂發佈公告調整定增方案後,華融證券發佈研報認為,一心堂調整方案大幅提高募集資金規模,為公司未來發展做足準備,大股東參與認購增強信心,華融證券預測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44元、1.76元和2.17元,對應PE分別為44倍、34倍和29倍,給予“推薦”評級。

  最後一家被調研達到6次的公司是廣發證券。作為上市券商之一,廣發證券去年四季度連續三個月上漲,雖然12月下旬隨大盤整體回落,但當月漲幅仍達到10.51%。

  太平洋證券發佈研報認為,廣發證券投資銀行板塊項目儲備豐富,厚積薄發;財富管理板塊市場競爭力強,模式很好;港股上市,加快國際化;風險管理機制久經考驗,行之有效。因此,太平洋證券看好廣發證券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給予廣發證券“買入”評級,六個月目標價為28. 82元,對應16倍PE。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