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中國銀行業信用風險呈上升趨勢

  • 發佈時間:2015-03-23 10:47:5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網財經3月23日訊 3月19日,大公國際發佈《2015年全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展望》。報告顯示,中國銀行業信用風險呈上升趨勢但程度基本可控,轉型變革的大幕已拉開,未來信用風險管理難度增加。

  中國銀行業流動性風險將趨於下降

  2015年隨著對影子銀行的監管繼續強化,中國銀行業流動性風險將趨於下降。經過2013年和2014年連續整頓規範銀行同業業務和理財産品後,同業業務的增速顯著回落,同業業務以往作為影子銀行棲息地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信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顯著縮量,表外融資同比大幅少增,部分表外融資轉至銀行表內。

  然而委託貸款和銀行理財産品仍繼續快速增長,截至2014年6月底銀行業理財資金賬面餘額12.7萬億元人民幣,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達到20.8%,理財餘額同比增長47.6%。不過在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産品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産進行總量控制和提出規範化管理要求後,理財産品的規範化運作程度有所提高,對委託貸款的監管也在加強。隨著2015年影子銀行清理整頓工作繼續深入和對系統性風險防範的逐漸升級,由於影子銀行業務導致的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上升問題能夠得到緩解。但隨著金融自由化的深入,新挑戰還將不斷涌現,中國銀行業的流動性風險值得持續關注。

  資産品質風險將繼續呈惡化趨勢

  2015年隨著企業進入去杠桿化進程,中國銀行業的資産品質風險將繼續呈惡化趨勢。中國企業的去杠桿化進程剛剛啟動,非金融企業負債目前仍停留在佔國內生産總值128.3%的高位。在2008年底以來的大規模信用擴張過程中,銀行新增信貸主要流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産業和其他固定資産投資的上游企業。中國政府堅定推進的經濟結構調整恰恰是要通過多種措施逐漸消化掉這些企業嚴重的産能過剩問題,重要措施就是控制這些行業的信貸需求,銀行將不可避免地承受資産品質下降壓力。

  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已連續11個季度上升,從0.94%升至1.16%,銀行不良貸款核銷額和90天內逾期貸款額均出現了激增態勢,這一問題在2015年會進一步暴露。而且由於存在有針對性的貸款寬限現象,實際不良水準可能高於官方數據。2015年經濟結構調整轉型任務仍然很重,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預計將以穩健為主,部分行業存量信貸信用風險將出現結構性釋放,銀行資産品質繼續惡化。此外,雖然銀行對本行發行的理財産品只是承擔委託代理責任,但是如果出現風險事件,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出發,銀行承擔償付責任的可能性也較大。

  中國銀行體系不會發生系統性危機

  儘管中國銀行體系信用風險水準上升不可避免,但程度基本可控,不會發生系統性危機。從銀行體系自身來看,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監管部門對銀行貸款集中領域實施了嚴格的宏觀審慎監管措施,起到未雨綢繆作用。自2010年銀行信貸大幅擴張問題暴露後,監管當局及時採取多種措施增大銀行風險緩衝空間,如大幅提高撥備計提要求和資本充足率水準,執行首套房貸30%的嚴格首付比規定,要求銀行逐步壓縮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産能過剩行業信貸規模等。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銀行業平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分別達到10.47%和247.15%,均處於較高水準,為銀行業抵禦資産品質下降風險奠定基礎。

  其二,佔銀行貸款規模20%的房地産按揭貸款風險可控。由於中國家庭部門財務穩健,負債率低,房地産按揭貸款的平均首付比達到40%-50%,對房價下行壓力的承受力強,這部分貸款是中國銀行體系最優質的貸款。

  其三,對於大量的固定資産投資類貸款,監管部門一直強調保在建,控新建的信貸導向,使這類企業的資金鏈斷裂風險得到了系統性控制。

  其四,企業還款壓力上升可控。在這輪信貸擴張中存貸款利率尚沒有完全放開,銀行的加權平均貸款利率在2008年底以來僅大約上升2個百分點,中國經濟的主體企業因多數通過銀行體系融資所以借款成本上升幅度有限,有效控制了企業在資産負債率上升和利潤下降情況下的還款壓力。

  此外,銀行理財産品的風險也是基本可控的。大型銀行是理財産品的主要發行者,它們的杠桿率普遍低於其他銀行,資本緩衝空間較大,而且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期限較長,降低了流動性風險;特別是由於大量理財産品投向了有政府隱性擔保的資産,如債券市場産品、信託産品等,違約風險較小。

  中國銀行體系轉型變革的大幕已經拉開,未來信用風險管理難度將不可避免地增大。繼1998年以來銀行體系大調整後,中國銀行體系又一次處於轉型調整的當口上。上一次以建立規範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為目標,這一次則是以促進金融競爭,滿足經濟結構轉型需要為導向。隨著在2013年放開銀行貸款利率上限後,下一步就是積極籌劃銀行存款利率全面放開;銀行準入門檻在降低;信貸資産證券化也在2014年進入正常化發展階段,以期盤活資金支援小微企業發展。

  利率控制的取消使銀行體系為了競爭需要提高存款利率的動機不再有阻礙因素,但也迫使銀行不得不將資産更多地投向高風險領域來消化負債成本壓力,銀行整體的信用風險水準將趨於上升。而作為控制銀行體系信用風險的制度設計,資本充足率監管的加強和即將實行的存款保險制度構成了銀行體系的額外負擔,使銀行體系與監管相對薄弱的影子銀行體系相比繼續處於競爭劣勢。

  銀行體系很可能不得不更為依賴非核心負債,主要表現為增加來自金融市場的短期負債,而在資産端可能會轉向依賴資産證券化擺脫不利競爭地位,流動性管理的難度增加了,銀行體系的資産品質風險有向整個金融體系擴散的可能。雖然由於中國銀行體系的國有性質較強,加之存款保險制度可能實施,銀行體系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概率很小,但是信用風險管理的難度會增大,政府救助負擔可能上升。

中國銀行(601988)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