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余豐慧:影子銀行風險到底有多大

  • 發佈時間:2014-10-09 07: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IMF最新發佈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顯示,影子銀行問題在中國比較突出,其融資增速已達到銀行信貸增速的近兩倍,需要監管者更為密切地監測。

  影子銀行在中國規模到底有多大,是一個爭議不斷、爭論激烈、莫衷一是的問題。不過,根據IMF《報告》,新興市場經濟體影子銀行勢頭強勁,規模佔到了GDP總量的35%到50%。

  如果按照游離于銀行監管體系之外的銀行業務都應該算作影子銀行,即影子銀行像常規銀行一樣,從投資者手裏獲取資金然後貸給借款人,但卻不必遵守同樣的規則或監管概念的話,那麼,中國的影子銀行不僅包括委託貸款、信用貸款,而且包括銀行理財産品、網際網路金融比如P2P、眾籌融資、融資性擔保和小貸公司以及民間借貸、一部分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等,絕不至於僅佔到GDP35%,而應該超過50%以上。

  影子銀行最大問題是逃避金融監管導致的金融風險。這種金融風險反過來又對經濟造成較大傷害。雷曼兄弟倒閉引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就是長期放任影子銀行氾濫造成的最大惡果。在中國影子銀行風險也正在不斷暴露。繞過金融監管的民間高利貸風險的爆發,使得一部分企業倒閉破産。P2P網貸資金鏈條斷裂導致的老闆跑路,給投資者帶來風險。

  中國影子銀行的最大風險在於,繞過監管的高息融資進入到了房地産領域和地方融資平臺領域釀造的風險。這個風險爆發的軌跡是,大量高息影子銀行融資進入到了房地産領域,提高了地價房價,吹大了房地産金融泡沫。這個泡沫遊戲能夠繼續玩下去的前提是房價必須繼續上漲甚至暴漲。正如美國次貸危機一樣,能夠安全“活”下去的前提必須是房價繼續漲。而一旦房價開始下跌,地價開始走低,這個泡沫風險遊戲就玩不下去了。資金鏈條就會破裂,影子銀行風險隨即爆發。溫州、鄂爾多斯等城市風險的爆發就是現實寫照。地方融資平臺除了銀行貸款以外的高息融資風險都是類似的軌跡。

  在做好防範和逐步消除影子銀行風險隱患的同時,也要客觀看待中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和發展問題。中國影子銀行從規模上並不大,問題主要在於發展太快,應對的措施和經驗不足。當前,美國影子銀行價值約15萬億美元到25萬億美元,歐元區約13.5萬億美元到22.5萬億美元,日本(取決於衡量指標)為2.5萬億美元到6萬億美元,美國、歐洲影子銀行總規模都超了GDP總量,而中國不到50%。

  最應該清醒的是,一方面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一般經濟體幾乎很難從銀行申請到貸款融資。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各种經濟體對融資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迫切。在這種情況下,脫離監管的影子銀行就開始萌芽、發展,最終到今天幾乎是爆炸式發展。影子銀行一定程度緩解了社會融資難,可以擴大信貸渠道、支援市場流動性、進行期限轉換和實現風險共擔,從而為傳統銀行提供有益補充。中國影子銀行的有益補充作用似乎更大一些。

  同時,影子銀行發展給中國貨幣政策制定提出了新挑戰和新問題。中國貨幣政策基本沿襲在傳統老路上,即貨幣政策決策主要依據和對象還是監管籠子裏的金融活動以及數據的變化發展,而忽視了影子銀行等社會融資情況。

  就在2009年以前,社會融資規模還非常之小,而現在社會融資規模已經佔到了整個融資的半壁江山。如果貨幣政策還按照監管籠子裏的金融活動以及數據為依據決策,那就大錯特錯了。2014年1~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1.77萬億元,其中商業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貸款僅為6.8萬億元。衡量社會流動性充裕與否,如果按照貸款的6.8萬億元就有失偏頗了,而應該按照社會融資規模的11.77萬億元衡量和決策。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時期,信貸全年大投放為9.56萬億元,而今年僅8個月融資規模就高達11.77萬億元,根本沒有全面降息降準的基礎。貨幣政策決策必須要將“影子銀行融資增速已達到銀行信貸增速近兩倍”這個最大因素考慮進去。

  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增加了金融風險,必須拿出防範的有效對策;同時,還要看到影子銀行不是洪水猛獸,對正規金融的拾遺補缺作用不可磨滅;再者,貨幣政策必須適應金融多元化發展趨勢,將影子銀行融資考慮進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