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亞洲金融一體化、APEC與亞洲金融主導權的三國演義

  • 發佈時間:2014-11-06 08:30:38  來源:中國網  作者:鄭建明  責任編輯:王斌

  (作者鄭建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在APEC會議即將召開之時,全球經濟金融格局已經發生了兩大重大變化,一是貿易規則從WTO的多邊體系向雙邊協定“復辟”、從全球規則向TPP等區域性協定“復辟”;二是貿易規則從貨物貿易轉向投資協定和金融合作協定。這些規則深刻地塑造著我國開放經濟的外部環境,對我國對外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産生深遠的影響。

  隨著亞洲經濟和貿易的一體化,亞洲金融一體化已成為亞洲各國共同面臨的現實問題。在APEC會議即將召開之時,亞洲的一體化已持續朝著金融的方向縱深推進。

  在此之前發生了幾個重大事件,一是人民幣國際化加速,今年3-10月,人民幣已相繼與紐西蘭元、英鎊、歐元和新加坡元實現了直接交易,已經實現了對9種外幣的直接交易,覆蓋了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0%,大大降低了貿易結算成本。根據SWIFT的數據,今年9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所佔份額已升至1.72%,排名第七。越來越多的國家把人民幣納入儲備資産。二是今年7月16日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設在上海,實現貨幣直接清算,通過應急儲備安排和貨幣互換提供資金。三是今年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國家簽約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作為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援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

  在這些事件體現了我國在人民幣國際化和全球金融話語權方面的努力。其背後還折射出金融主導權的爭奪與博弈,亞洲金融一體化隨之而來的現實問題就是,誰是亞洲金融的“老大”,中國、日本和美國對此展開激烈的爭奪。

  一些事件佐證了這一判斷,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明確表示,不歡迎成立一家目的基本相同的另一家區域性銀行。美國也勸誡南韓和澳大利亞等盟國不要加入亞投行。

  眾所週知,亞太是美國的戰略重點,因此,美國還通過TPP全面介入亞太經濟金融一體化的進程,稀釋或削弱中國和日本在亞太經濟、貿易和金融領域的話語權,極力架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該區域的主導地位,並阻止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進程,以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

  目前,TPP已經覆蓋了全球40%的GDP和全球33%的貿易。在TPP中,中國被排除在外,從TPP條款來説,取消國有企業補貼、提高環境標準、允許勞工集體談判、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不以降低勞工權利來影響貿易和投資等條款無論是環境、勞動標準還是競爭政策,都對中國設置了加入的巨大障礙。同時,日本正處於加入TPP的談判之中。而近年來,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進程明顯加快,美國在該區域的份額持續減少,美國迫切需要採取措施成為亞太經濟金融的領導者,為此,美國調動一切行政、經濟和外交資源全面主導TPP談判,稀釋中、日等大國的區域經濟影響力,全力阻止亞洲形成統一的利益集團和金融合作機制,確保其東亞地緣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

  召開在即的APEC也會延續亞洲金融主導權的“大國博弈”,此次會議有三大主題,一是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邁出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步伐;二是明確經濟改革、創新增長等五大支柱領域,發掘亞太經濟未來新動力;三是著眼聯動發展,勾畫亞太全方位互聯互通新藍圖。

  圍繞著這三大主題,我國在爭奪亞洲金融主導權上都有作為的空間:

  第一,圍繞著亞太自由貿易區,一方面可以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擴圍”,可以考慮將正在談判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整體併入前者,以減緩TPP的衝擊,另一方面需要把側重點放在服務貿易和區域金融合作領域,把區內貨幣直接交易、貨幣互換和清算安排納入其框架之中,使其成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平臺,提升人民幣在區內貿易、投資和支付領域的主導權。

  第二,圍繞著支柱領域,發揮我國的地緣優勢和産業綜合配套優勢,深化我國支柱産業的區域合作,促進區域生産網路的形成,構建跨越區域各國的産業鏈和價值鏈。以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平臺,深化區域金融合作,鼓勵更多區內國家加入,促進區域産融結合。

  第三,圍繞著聯動發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建設,與離岸人民幣保有量較多的APEC成員國磋商建立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 (中國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