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司須進行專業化競爭
- 發佈時間:2014-09-10 05:52:5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孫毅
經過7年的發展,信託業曾經的政策紅利已消耗殆盡。隨著資産管理快速發展的浪潮到來,各類金融機構、民間資本都通過資産管理計劃、P2P、眾籌等形式搶佔此領域。
與此同時,信託業前期風險控制薄弱問題開始有所暴露,保證存量項目資産安全成為多數信託公司工作的重心,信託計劃能否按預期的收益率和日期兌付備受市場關注,信託公司的聲譽風險開始上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信託業過去存在的、現在仍然沒有解決的諸多問題,應引起各方關注。
首先,在資産端,大部分信託公司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優勢。財富管理的基礎是資産的配置與管理,資産管理要求管理人員熟悉其資金投向的行業。只有專注于行業研究,才有可能獲得豐厚利潤,而目前絕大多數信託公司對行業的把握較弱。過往業務對房地産和地方融資平臺涉足較多,但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僅盯住這兩個領域肯定是不夠的。
其次,信託業一直延續的“剛性兌付”文化成為行業發展邁不過去的坎。原本信託作為直接融資的一種,其優勢在於交易費用較低,但為“剛性兌付”的要求,信託公司必須要收取較多的財務顧問費做風險準備,這使得通過信託的交易費用實質並不低。
再次,部分行業的法規條文已經過時,而信託業未能緊跟行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整,導致“法規是一套、市場又是一套”現象的出現,影響了法律法規的權威性。
未來的信託業可能向以下方面突破:
第一,在資産端進行專業化競爭。部分信託公司在某些行業內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通過行業挖掘和整合發現新的業務機會。
第二,信託業務“表外”定性有可能被突破。推出類似于日本信託發展早期的“保本信託”,可能有助於解決“剛性兌付”的問題。
第三,應該降低對資金信託業務,或者説投行業務的依賴度。信託公司的核心優勢是提供交易結構安排,可以從單純的資金融通業務中演化出以融資安排、交易結構安排為主的業務。
(作者係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所長、華澳信託産業金融研究所高級顧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